一架飛機從高空降落機場,在跑道上滑行時,會不時剎車。制動時,剎車片瞬間的溫度將達到四五百攝氏度,一般的材質難以承受高溫“烤驗”,高性能炭/炭復合材料是首選。
而在炭/炭復合材料等碳基材料的研制上,長沙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科研技術領先、產業鏈相對完整、2017年累計產值約22.1億元。新企業、新項目陸續引進、建設、投產,長沙碳基材料產業鏈規模雖小,卻潛力無限。
去年11月,長沙市碳基材料產業鏈推進辦公室成立以來,深入研究產業態勢、全面推進產業招商、精心培育產業主體、著力完善保障機制,先后開展考察招商30余次,成功簽約4個項目,助力產業建鏈、補鏈、強鏈。
談優勢
科研院所聚集,優秀人才迭出
近日,在瀏陽高新區湘賢科技的生產車間,一個個高達數米的不銹鋼制備罐整齊安裝著,十分壯觀。不遠處,幾個工人正忙著調試設備。
“這是我們的鋰電池負極石墨烯材料生產線車間,今年6月已經開始試生產。”湘賢科技總經理劉建忠介紹,公司主要從事石墨烯制備和應用,預計10月底正式投產,根據目前的產能,可滿足5000噸鋰電池生產。
在湘賢科技的實驗室,記者看到了不同形態的石墨烯產品,有粉末狀、有漿狀,也有水乳狀。劉建忠告訴記者,石墨烯是“新材料之王”,尺寸為納米級,質量小,應用市場前景廣闊。
像湘賢科技這樣專注于石墨烯生產及應用的企業,長沙還有東博墨烯科技、七夕新材等等。
據碳基鏈辦公室統計,截至目前,長沙碳基材料產業鏈企業共28家,產業鏈初具規模,形成了炭/炭復合材料、熱工裝備、等靜壓石墨、石墨負極材料、碳化硅半導體材料及芯片、石墨烯等上下游產品。
在科研方面,長沙碳基材料產業鏈也是極具競爭力。長沙匯集了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長沙礦冶院、湖南有色院、長沙新材料產業研究院等一批新材料教學、科研單位,具有雄厚的研發實力和系列領先科研成果。
人才方面更是得天獨厚。長沙擁有黃伯云等一大批院士研究團隊,另有100多名相關學術帶頭人及專家。而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高校每年培養的各級學歷人才逾300人。
位于長沙高新區的博云新材是長沙碳基材料產業的龍頭企業。作為一家專門研制炭/炭復合材料的高科技企業,博云新材產品耐氧化、耐燒蝕,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軍用航天以及一般工業民用熱場材料,包括發熱體、隔熱瓶、緊固件以及坩堝中。
2015年11月2日,博云新材與霍尼韋爾成立的合資公司,憑借在炭/炭復合材料方面的技術和產品優勢,成功中標C919飛機機輪及剎車系統。博云新材總裁張洪波介紹,去年C919訂單為514架,未來持續訂單將達到2235架,將消耗炭剎車盤3.6萬套,價值6億元至8億元。
如今,博云新材已建有年產300噸炭/炭復合材料的生產線,也與中南大學熊翔教授合作,降低炭/炭復合材料的生產成本并提高耐氧化、耐燒蝕能力,從而提升產品性能,擴展應用領域。
談發展
建立產業鏈“兩圖兩庫”招大引強
去年,碳基材料產業鏈被市委、市政府確立為長沙22個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之一,并將產業鏈推進辦公室設在瀏陽高新區。
“搶抓‘窗口期’帶來的機遇,牢牢抓住產業發展這一根本,大力促進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推動碳基材料產業鏈又好又快發展。”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碳基材料產業鏈鏈長高山調研后指出,把長沙打造成碳基材料發展的制高點。
瀏陽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碳基鏈辦公室主任宋孟告訴記者,碳基材料是一個新興產業,規模不大,快速壯大需要良方。
產業要培育,首先要知己知彼。
碳基鏈辦公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研究產業態勢。先是向國內碳基材料專家“取經”,之后又對全市碳基材料骨干企業進行全面走訪,從而掌握了碳基材料產業鏈發展整體情況、發展趨勢、自身狀態及主攻方向,更在此基礎上基本完成《碳基材料產業鏈三年發展計劃》編制。
產業要發展,關鍵靠項目支撐。
去年以來,碳基鏈辦公室建立健全了產業鏈“全景圖”“現狀圖”“客商庫”“招商項目庫”。鏈長高山更是帶領和指導招商小分隊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常州、濟南、珠海、廈門等地,開展考察招商30余次,成功簽約東映碳材、博翔新材、七夕新材等項目。
產業要壯大,也要靠龍頭企業。
宋孟說,碳基鏈辦公室全面開展企業在人才需求、上下游企業配套、發展困境等方面的摸底調查,主動上門服務山東天岳、博云新材、博翔新材、頂立科技等重點企業,幫助企業做大做強。
目前,東映碳材的高性能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化項目已完成建設,于今年6月進入試產,其產品高導熱瀝青基碳纖維被譽為碳纖維領域皇冠上的明珠,軍民兩用前景廣闊。博翔新材料有限公司碳化硅纖維項目,目前正在進行廠房建設,預計11月份可竣工投產。
產業要激活,政策保障少不了。
瀏陽高新區作為碳基材料產業鏈牽頭單位,今年出臺了《關于促進碳基材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產業集聚、鏈條延伸、技改創新、品牌建設等方面,明確了具體的幫扶獎勵措施,為產業鏈補鏈、強鏈、延鏈補短板、解難題。
記者注意到,針對新引進的碳基材料產業鏈企業,根據投資額不同,瀏陽高新區可分別給予企業申請商住地塊配建人才房、上千萬元獎勵等不同形式的支持。
談未來
2020年產業鏈產值達到100億元
在宋孟看來,碳基材料是一個國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完全靠自主創新,成本投入大,回報周期長,仍面臨不少發展難題。
“我們正在籌建長沙市碳基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將企業、科研院所、高校聯合起來,共同攻關,突破一批先進碳基材料產業化關鍵共性技術和核心應用。”宋孟對記者說。
而未來長沙要主攻的方向,包括碳(碳化硅)基復合材料、碳化硅半導體材料及功能器件、高性能石墨材料以及石墨烯等前沿碳材料。通過不斷推進四條“子鏈”發展,縱向延伸產品鏈、技術鏈、價值鏈,橫向推動企業互補、集群、壯大。
而最終要實現產業鏈的垂直整合和橫向聚集,招商依舊是“第一菜單”。宋孟說,碳基鏈辦公室將廣泛開展“上門招商、以商招商、二次招商、中介招商”,并在瀏陽高新區規劃碳基產業園區,招引和建設一批旗艦型、龍頭型、基地型項目。
“在平臺建設上,我們也會不遺余力。”宋孟說,目前碳基鏈辦公室正在引導企業研究籌建碳化硅纖維國家創新研究中心,也支持有實力的碳基材料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設立博士后工作站、流動站或創新基地。
按計劃,預計到2020年,長沙碳基材料產業鏈產值將實現百億元,新引進30家以上碳基材料產業上下游企業。
鏈長寄語
搶抓窗口期,瞄準產業鏈高端招大引強
高山 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碳基材料產業鏈鏈長
“一代材料,一代產業。”發展史上的每一次產業升級都伴隨著材料創新,兩者總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碳基材料是新材料科學研究和開發的前沿。長沙碳基材料產業在人才資源、科研技術、創新平臺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高性能復合材料、高端碳素制品、熱工裝備制造等領域技術全國領先甚至參與國際競爭。從現有的產業基礎、技術支撐以及愈加廣闊的市場前景來看,此時以產業鏈思維來推動碳基材料產業突破升級,恰逢其時,大有可為。
碳基材料產業應用廣泛,類別繁多,具體推進中必須有所側重,精準發力。要以軍民兩用需求為導向,搶抓窗口機遇期,依托在長高等院校和創新平臺,進一步促推院校與政府、園區、企業的合作,強化技術牽引、市場拉動。要精心培育產業主體,既通過搭建平臺等方式,服務于企業的交流合作、技術創新,也要引導企業創新內部經營管理,提升整體競爭實力。要瞄準產業鏈高端,在關鍵緊缺環節上,創新方法,招大引強,為長沙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