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當記者走進位于鞍遼路東側的鞍山市砂輪有限公司車間時,正中間一座液化氣梭式窯正在運轉,一側的電腦數控顯示屏上顯示著此時窯內的溫度。負責燒窯的陳永剛師傅深有感觸地說:“以前公司生...
日前,當記者走進位于鞍遼路東側的鞍山市砂輪有限公司車間時,正中間一座液化氣梭式窯正在運轉,一側的電腦數控顯示屏上顯示著此時窯內的溫度。負責燒窯的陳永剛師傅深有感觸地說:“以前公司生產用的是倒煙窯,兩天就得燒掉10多噸煤,回到家里一身黑灰,窯的溫度也不好控制。現在是數控設備控溫,燒窯時按電鈕就能完成操作,不但勞動強度小了,工作環境也干凈多了。” 鞍山市砂輪有限公司是一個有著近20年歷史的企業,也是目前鞍山市唯一一家生產磨料磨具的企業,與鞍鋼、本鋼等國有大型鋼鐵企業有著密切合作。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每年的燃煤消耗量不斷增多,每年燒煤達到1000多噸,一度成了重度污染企業,最嚴重時,煙囪冒出的滾滾黑煙遠看就像一條巨大的“黑龍”。去年3月,該公司投入100多萬元對生產工藝進行改造,把過去污染嚴重的倒煙窯改造成了液化汽梭式窯,兩個梭式窯代替了過去的四個煤窯,采用新工藝后,實現了二氧化硫零排放,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產品質量也得到大幅提高,企業形象顯著改善。該公司領導林志說:“節能減排是工業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要舍得投入,只有通過節能減排,企業的發展才能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