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鋁受制裁影響股價暴跌,鋁價存在上漲預期
4月9日,俄鋁(0485.HK)大跌50.43%,10日俄鋁繼續下跌1.74%;9日LME鋁價上漲3.82%。根據我的有色網報道,俄鋁暴跌的導火索是美國政府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宣布將俄鋁等12家公司列入制裁名單。俄鋁表示,制裁可能使公司的一些信貸合同產生技術性違約,并對市場造成其他一些實質性影響,目前公司正對事件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評估。我們認為,全球市場鋁價有望在俄鋁出口轉移、供給收縮預期情況下出現上漲。
俄鋁約70萬噸產能或受到制裁影響
根據我的有色網消息,俄鋁目前有390萬噸電解鋁產能,1050萬噸氧化鋁產能,9萬噸鋁箔產能。根據俄鋁的業績預告,2017年公司電解鋁產量為370.7萬噸,銷量395.5萬噸。俄鋁電解鋁地區性銷售結構為歐洲市場占比45%,亞洲占比17%,美國占比19%,俄羅斯及獨聯體占比19%。美國制裁可能影響俄鋁70萬噸左右的電解鋁銷量。
俄鋁減產或出口轉移均可能造成LME鋁價上漲
此次事件可能的影響包括:(1)俄鋁因出口受限而減產,LME鋁價出現上漲。但鋁價能否持續上漲關鍵還要看中國能否有效實現供需平衡;(2)俄鋁的主要貿易伙伴可能無法在美國等地交易公司產品,若同時考慮美國提升中國電解鋁關稅的可能性,我們預計美國電解鋁的短缺情況會有所加重;(3)俄鋁對美國的出口已關閉,未來出口將有可能轉移到歐洲和亞洲區域,轉移過程中,短期海外電解鋁短缺程度可能加劇;(4)俄鋁出口轉移至中國的可能性偏低,綜合考慮運費和公司生產成本,俄鋁產品在國內成本優勢不明顯。2017年第三季度,俄鋁電解鋁現金成本為1520美元/噸。
全球范圍內電解鋁供不應求預計持續并加深
我們認為,全球范圍內鋁供不應求趨勢已經確立并有可能繼續擴大。根據WBMS的統計,2017年全球電解鋁短缺141萬噸,同比擴大64萬噸。包括俄鋁在內的海外鋁企大多沒有擴產計劃,而如果擴產一般時間周期也長達2-3年,故全球范圍內鋁供不應求可能加劇。
國內電解鋁產能天花板已定,合理供需結構即將形成
對于國內鋁市場,阿拉丁統計目前全國運行產能為3630萬噸,合規總產能4007萬噸。當前產業政策下,未來新增量只有(1)18年底之前的產能置換;(2)廣西二次創業項目;(3)云鋁新建項目,共涉及產能770萬噸。如果上述產能3年之內投放完畢,每年供給增速也將小于需求。阿拉丁預計,2018年全國電解鋁供需平衡將由17年的過剩120萬噸下降至僅過剩5萬噸。我們預計今年二季度將迎來產能置換高峰,之后電解鋁產能將進入慢速穩步增長狀態,供需緊平衡或將逐步形成,帶動國內和全球鋁價溫和上漲。
風險提示:鋁價下跌;俄鋁產量超預期;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