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臺灣磨粒加工學會主辦,臺灣大學機械系和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協辦的“海峽兩岸超硬材料技術交流研討會”于2011年5月26日在臺灣大學工學院綜合樓國際演講廳舉行。該會議是...
由臺灣磨粒加工學會主辦,臺灣大學機械系和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協辦的“海峽兩岸超硬材料技術交流研討會”于2011年5月26日在臺灣大學工學院綜合樓國際演講廳舉行。該會議是繼2010年10月12-13日由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與臺灣磨粒加工學會在大陸西安共同成功主辦首屆會議的延續。參加會議的有臺灣磨粒加工學會理監事單位代表28人,大陸超硬材料分會代表50人。臺灣代表人數雖少,但代表著臺灣超硬材料及制品60%以上總產值的單位;大陸代表則是四屆三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的多數代表,主要生產單位均有代表參與。會前兩岸組織間互贈了禮品。會議首先由臺灣廖運炫理事長和大陸李志宏秘書長分別致辭,之后,李秘書長以“世界市場上的中國金剛石”為題介紹了中國金剛石工業的發展與現狀,臺灣葳懋有限公司黃瑞文總經理作了“臺灣超硬材料產業概況”的報告,奇翼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陳文東總經理作了“臺灣超硬材料市場分析”的報告,錸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宋健民總經理作了“超硬材料合成與應用”的報告。
![](/attachments/images/20110615/062002.jpg)
廖運炫理事長致辭
![](/attachments/images/20110615/062003.jpg)
李志宏秘書長致辭
李秘書長在報告中介紹了大陸金剛石2010年產量達到了92億克拉,數量已占世界總量的90%,產品出口到59個國家和地區,磨削類金剛石工具的出口遍及五大洲的125個國家和地區,是全世界超硬材料及制品最大的生產與出口地。臺灣同行的報告則顯示其從業人員2 000多人,市場容量不足20億人民幣,其中百分之六十多為自己生產,百分之三十多為進口。但臺灣同行生產的產品檔次高、附加值高,人均年產值約50多萬人民幣,遠高于大陸同行業15萬人民幣的平均值。而且臺灣無人造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磨料生產企業,兩岸企業間互補性很強,具有很好的合作前景。
![](/attachments/images/20110615/062004.jpg)
大陸代表在臺鉆與其領導層交流
本次活動主要由臺灣磨粒加工學會理事、臺灣鉆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藍敏雄具體策劃、籌備和安排,并且承擔了會議費用。研討會結束后,他又熱情地邀請全體大陸同胞到其企業參觀,其全體企業領導出面接待,這是他建廠以來從未有過的大規模接待參觀活動。藍董事長的胸襟之廣,熱情之高著實令大陸同胞感動!晚上藍董事長又宴請大陸和臺灣的全體80多名參會人員。席間,兩岸同行繼續深入交流,互致問候,互祝興旺,愿攜手并肩,為整個中華民族的振興發展貢獻力量,為整個世界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李勵)
來源:中國超硬材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