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象磨具董事長鄒艷玲女士在大象磨具25周年慶典暨南方區經銷商表彰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聚?變”——驅動創新,大象智變今年3月
“聚•變”——驅動創新,大象智變今年3月,在大象磨具內地區經銷商表彰會議上,我們同期舉辦了以“‘聚•變’——驅動創新,大象智變” 主題的論壇,向大家闡述了大象磨具如何在“聚”的內核思想中,打破固守,以創新為驅動,高度“智”變,以“聚”帶變,以“創”求智。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辦大象磨具25周年的慶典,回顧和盤點大象磨具以創新驅動“智”變的路程,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今天我不講“聚•變”,我講“聚•享”,講一講怎么讓大家一起聚到“大象”這個平臺上,共享機遇與財富。
“聚•享”——共奏一帶一路交響曲
前不久,我與高交會海外分會珠海考察團感受和學習了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成功經驗,看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所以我今天演講的副標題是:借“一帶一路” 創共贏發展。
品牌磨企與經銷商共倡“一帶一路”,這在中國磨料磨具行業是首倡,這不是大象磨具一家的“獨奏曲”,而是來自全球的五金行業、磨料磨具行業領導、專家和所有同行與合作伙伴共同演奏的“交響樂”。我們一起如何演奏好這曲“交響樂”呢?首先要“聚”,然后“享”。“聚”,是“聚”平臺;“享”:是“個享”與“共享”。“個享”,就是希望大家跟隨大象磨具這個有著25年歷史的品牌企業,獲得屬于自己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那么“共享”呢,就是共同分享大象磨具品牌價值鏈的豐富資源。
歷史的積淀是創新的資本
回顧大象25年的歷程,從1992創立,以一片簡單的切割片起家,到如今引領行業,創造出顛覆性產品,這是一個歷史沉淀的過程。
1999年,我們大象公司進行改制,注冊的“金象”品牌,在中國南方和海外越南市場一炮打響;2000年,我們積極向內陸市場進軍;2003年,我到歐洲市場考察,總共十七天,在歐洲參觀了歐洲的500強公司。這次考察是大象公司海外品牌定位和運營框架產生的引子,也奠定了大象公司建設百年企業,發展百年品牌的目標和夢想。
2004年,是大象產品在國內市場耕耘的第12年,那時我就想,大象一定要做一個全球性的工業品牌,就跟德國的工業定位一樣。一些歐洲德國一線品牌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對于歐洲的幾大國際品牌資料我幾乎每天都在看,在這樣的熏陶下,大象第一本按歐洲國際標準的全英文產品目錄面世,代表了大象的產品能達到歐洲標準進入海外的工業級市場。同年,大象磨具“GOLD ELEPHANT”品牌誕生并在全球注冊,在國際市場擁有了辨識度;2009年“金象”開設了第一個專賣店,由此開啟了一種全新的營銷模式并獲得巨大成功;2014年,大象進行了股權改制重組,開啟了新的征程;2015年,大象磨具智能科技工業園智能化工廠醞釀而成,目前正在建設中。大象磨具就是這樣,從最初的原創砂輪到如今的創新產品,歷史的積淀是我們創新的真正資本,這不是簡單的一句話,是我最深切的體會和思考。
聚“平臺”:戰略版圖——大象與您財富共贏
從某種意義上說,大象品牌在過去的這些年里,其實在“一帶一路”上走了長遠的路程,這也奠定了我們雄厚的平臺基礎。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給我們行業帶來了新一輪的財富機會。我認為,新的機會就抓在我們手里,就看大家能不能很好的運用。我們說“聚平臺”,就是希望大家能在大象這個平臺上實現財富共贏。
1、整合與創新
中國未來也只有三種角色:價值提供者、價值整合者,價值放大者。什么是價值提供者?價值提供者是依靠個體勞動創造直接財富,比如:司機、醫生、律師等等,影響力大的可以靠名聲創富,比如明星、作家、大導演、名主持等等。他們通過做服務和產品直接獲取財富。價值整合者呢?是依靠配置社會資源間接創造財富,主要指的是企業家和各種組織的領導者,他們促進社會資源向最需要的地方流動。那什么是價值放大者?顧名思義,把現有價值無限放大的人,他們依靠什么來放大價值呢?是平臺!比如馬云依靠阿里巴巴這個平臺,他匯聚了無數商家進駐1688、天貓、淘寶,形成了一個涵蓋銷售、物流、服務、資本等運作的巨大網絡,每一個個體都能在這個平臺上創造價值。大到世界500強集團公司,比如3M公司;小到任何一個想在這個平臺上創造財富的個人,比如我們的員工、朋友。
大象今天所具有的正是“平臺”,是一個“傳統產業”+“互聯網”+“創新技術”的創新平臺,我們要通過這個平臺把我們的品牌價值釋放出去。而在座的各位經銷商,就是價值放大的主人。
2、模式創新
同時,今天在座的經銷商也都是全國各地最優秀的經銷商,你們也在做選擇。現在做砂輪,人人都說沒有利潤,整個行業被惡性競爭所充斥。大象不會參與這種惡性競爭,一味的拼價格只會兩敗具傷,危害行業進步,我們更應該注重產品和技術研發,進行產品升級,給大家更好的競爭保障。大象有著25年的研發、制造、全球運營的基礎,怎么把我們的基礎做到極致?我們需要嫁接新的模式和創造新的模式。
比如在產品研發上,我們會從材料的研發和更新去突破產品的創新,就像schmied(施米徳)產品,就是從材料上革新,才得以做到產品“無火花、無毛刺”,達到目前金屬切割片地性能制高點。不僅如此,我們的schmied(施米徳)的銷售模式也是全新體驗式銷售模式,這種創新的銷售模式,體現了品牌創造消費的行為模式,也體現了大象用工業詮釋藝術的使命。相信通過模式創新,我們一定會把大象這個平臺做得更好、更強、更大、更廣。
3、品牌創新
品牌很重要,沒有品牌的企業,就不具備成長性;沒有品牌的國家,它的產品就不可能具備強大的力量,只會永遠為別人做嫁衣,就不會帶來技術創新,就不是強國之作。當今中國的企業進入第二輪的轉型和升級,品牌將為之根本。
品牌的創新有四個緯度,一是設計創新;二是模式創新;三是品牌創新;四是資本創新。關于設計創新,從schmied(施米德)的logo來看,是一個很好的創意。它表達了從一個原創的羊角錘工具,變成一個創新的工具品牌。三維的唯美設計也體現了現代化創新發展,聚合成了品牌的核心文化,完全體現了工業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4、資本創新。
實際上大象的無形資產、品牌資產都在進行市場運作。不論內陸市場比如貴州、山東,還是國外如印度、伊朗、印尼,我們都在尋找資本的創新模式。schmied(施米徳)就是用創新的產品,通過大象的無形資產運作,讓我們勇于創新的人先富起來。
“一帶一路” 的產業機會
“一帶一路”為我們描繪了一張發展藍圖。據統計,“一帶一路”沿線覆蓋人口超過40億,經濟總量大概有21萬億美金,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產業機會。我們的磨料磨具還有很大的商機。大象的品牌在“一帶一路”上已經行走了長遠的路程,比如與意大利、德國、日本、印度等國的合作,都是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框架下的交流與合作。
一帶一路這條道路響徹世界,如雷貫耳,若對它視而不見,新一輪到手的財富和機遇將與你揮手告別。作為磨料磨具企業,尋找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找到自身的國際競爭力,才能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把握機會,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不仿引進來,引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在引進消化的過程中讓自己破繭化蝶。
從2014年至今已有三年,大象的變化是很大的。這里面包括初始的想法、原創的技術、知識產權、原始積累、資源的整合、品牌價值等等。有句話我感觸很深:冰山之所以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海面上。我希望大家都能“聚”在大象這個平臺上觀看風光,享受風景,一起共享財富。目前大象的智能工廠等一系列轉型和創新工程正在建設中。
大象磨具所有的堅守,終歸都要回到用戶的需求。滿足用戶需求是企業的本質,只有品牌的力量才能創造需求。擦亮中國品牌,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這是我們企業的責任,也是我現在的責任,25年了,我希望從“心”開始。再過一個25年,希望大象在各位同仁的支持下,能夠實現百年品牌,為中國品牌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