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因為工作的原因,有機會到歐洲的工廠去參觀,當然,從自動化的程度來看,的確比中國工廠要高很多,如果只是硬件方面,中國的企業要趕上也不是太困難的事情。現在都在講工業4.0,智能化,是未...
因為工作的原因,有機會到歐洲的工廠去參觀,當然,從自動化的程度來看,的確比中國工廠要高很多,如果只是硬件方面,中國的企業要趕上也不是太困難的事情。現在都在講工業4.0,智能化,是未來工廠發展方向,但是經過幾天的參觀和交流,我感覺和歐洲工廠差距最大的不是硬件,而是軟件和理念,工廠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卻始終被我們忽略,只是一個執行動作的工具。但是在歐洲工廠,真正是堅持是以人為本。
首先,員工的歸屬感十分強。在歐洲的工廠,工作十幾二十年的員工非常之多。彼此之間相處的都很融洽。比如技術人員,主管,經理去生產線,都會主動和一線的操作工人問候,打招呼,還會聊上幾句,而且絕對不是那種生硬的上下級之間的語氣,更像是朋友。對于一線員工的管理,有幾點給我的感受非常深。
1.對員工健康的重視:在工廠,我們都希望工人熟能生巧,最好在一個工作崗位上一直做,這樣出錯的幾率才小。但是在這里,每2個小時工人會調換一下工位,開始我還以為是讓工人掌握各位工序的技巧,遇到有人請假時可以有人頂替。后來一問才知道,是為了避免工人長時間重復一個動作,導致肌肉勞損,所以更換工位,減少這方面的損害。
2.對安全規則的遵守及重視:所有運動并可能傷到人的器械,都用鐵籠隔離開來,與生產無關的人員只能走特定的線路,訪客不管什么級別,去生產線一定要穿安全服,穿安全鞋。
對于辦公室人員,定位則是如何更好的支援一線的員工,如何能夠減少他們出錯的機會,如何幫助他們提高效率,如何使得他們的工作難度更低。所以,像我們的工廠那種訓斥一線員工,為什么沒做好,為什么出錯,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大家的觀念不同,一種是把人當成人,人會出錯,所以管理人員要支援一線員工,幫忙他們。
3.公平的原則:一些員工體力勞動,比較辛苦,一天是工作7小時,辦公室人員則是工作8個小時。
4.工作的彈性:辦公室人員工作相對比較彈性,你可以選擇早點來上班早點下班,或者晚點來上班晚點下班,只要是工作滿8個小時即可。
5.效率與產能的追求:更加重視單位時間內的效率與產出,就算有訂單,周末基本也上不會加班,到了暑假,整個生產線都停掉,只有一些辦公室人員根據休假的先后在工廠里值班處理一些業務上的問題。
雖然只是在工廠幾天,但是感覺的到整個工廠的和諧狀態。當然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收入的差異不是那么大,員工的工資和管理人員的工資差距不像我們這里這么大,逼得的員工必須要靠加班才能勉強維持生活開支。
其次,很多人都認為歐洲人懶,做事很慢。實際上是做事的風格不一樣,其實我覺得他們的有效效率比我們高太多。為什么這么說呢?
在中國的工廠,很多都缺少完整的規劃,比如訂單增加需要擴大產能,經過一些計劃和規劃就立馬開工擴線或者廠房,可能很少會考慮到5到10年后的情況,所以我們的建設速度非常之快,這點毋庸置疑。但是我們經常會發現,后續需要修修補補的地方很多,換了領導,又搞一套不同的。我們很多時候忙是因為前期沒有規劃好,導致整個流程不是那么順暢,雖然前面的建設很快,但是后面需要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去運行這個沒有優化的系統,所以我們天天在忙所謂的改善。
歐洲,在前期的規劃和評估做的非常細致,前面會花大量的時間去規劃,一旦決定實施,很長時間內不需要去做大的更改,只要維護運行就好。
這點在產品上也很體現出來,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歐洲的強項是制造耐用消費品,比如大型工程器械,汽車,但是市場變化很快的3C類消費電子產品卻沒有什么市場,不是人家做不出來,比如諾基亞,因為做事的風格,追求品質,新項目問題多,無法投產,按照測試要求無法通過,需要整改,時間,成本,投放時間都有影響,可能就失去市場了,這里不是說這種方式不好,只是說明他們的做事風格,這也是為什么歐洲那么多百年老店的原因之一,對品質的追求。
最后,談下工作觀。我們認為努力工作是一個好的品質,這點當然沒有錯,但是需要有一個前提,就是在該工作的時候努力工作,工作只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工作,家庭,小孩,休閑一樣非常重要。太多的加班不但占用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而且會降低創造力,效率低下。加班太多并不是好事,所以歐洲對于加班有嚴格的控制。主管在下班時間基本上很少打電話給下屬問工作上的事情,除非是特別緊急的事情。
經濟的發展,是為了讓人們過的更好,制造出高品質的產品,也是為了讓人們生活更美好。作為工廠里的基層員工,他們也應該有屬于自己的生活,不只是像機器一樣做同樣重復的動作,靠大量的加班賺取微薄的工資。就算推工業4.0,互聯網 ,對于他們,又有什么本質的影響呢?生活還是這樣。
所以我們制造業的朋友們,在推行項目的時候始終不能忘了“以人為本”,時刻牢記我們要為員工服務,我們是員工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同樣,用科學管理的思維培訓員工,也是我們的分內之事。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我們制造業人任重而道遠,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