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老金按:跨界造機床的三一失敗了,海天成功了。格力有成功的可能嗎?一、董小姐的豪言扇了某人一耳光家電行業的女版任志強-格力空調的董明珠小姐,近來大放豪言:“兩年后把數控機
老金按:跨界造機床的三一失敗了,海天成功了。格力有成功的可能嗎?一、董小姐的豪言扇了某人一耳光
家電行業的女版任志強-格力空調的董明珠小姐,近來大放豪言:“兩年后把數控機床做到高水平”。
同期,某機床雜志發了篇《中國機床行業還有希望嗎?》的文章,大肆宣揚中國機床末日論,一時引起軒然大波。老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此乃一家買辦雜志詆毀國產機床的慣用招數,無需驚慌。是不是買辦,去LOOK這本雜志的廣告主們是誰即可。
董小姐對機床行業的憧憬,無異于狠狠打了這家雜志一記重重的耳光。年產值過千億的家電大佬的企業里,國外高水平機床比比皆是,也用了不少國產機床,董小姐的切身體會是:這些高水平機床不過是紙老虎,咱們中國的格力人,兩年后就可以追上。
![](http://m.kubikeji.cn/photo/2016/08-03/auk201608031202166744.jpg)
格力車間內的慢走絲機床
二、格力完全有可能造出高水平機床
這層窗戶紙是什么呢?主要是理念和管理的落差。
世界上的機床企業,大多數是裝配型的企業,有能力制造床身等部件的廠,已經算是大廠了。什么是裝配型的企業?就是采購標準化的功能性部件,委外加工非標準的部件,企業只進行裝配作業。一些世界級的高水平機床企業,不過是幾百人,甚至是幾十人的小廠而已,比如德國SHW、西班牙薩亞、日本安田、瑞士威力銘等等。
所以,機床的水平是由哪些因素組成的呢?機床水平=設計水平+功能性部件的水平+外協加工部件的水平+裝配水平。
格力能不能做好這四項呢?國產機床目前的問題又出在哪個環節?
全球化的時代,任何一個企業都可以買到世界上高水平的機床部件。海德漢和西門子的數控系統,德國??怂?、GEM電主軸,瑞士施耐博格線性導軌,瑞典SKF和德國舍弗勒軸承,等等,應有盡有。中國在功能性部件上的確和國外差距比較大,原因其實并不出在技術上,以后開個專題來講講。格力的全球采購體系,可以買到上述的一切,其他國產機床企業也可以買到。國外機床企業,同樣也是全球采購機床部件。
外協件的水平可以靠企業的品控能力來把握。這項對于供應鏈管理能力強大的格力不是問題。而對很多連精益生產都沒有聽說過、ISO9000是買來的、采購渠道腐敗成性的機床企業來說,是個大問題。
國內有很多鏟刮水平很高的技師,這么說吧,中國裝配鉗工的水平,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但是,還是因為理念和管理的原因,很多機床企業的裝配缺乏標準作業的流程,品質管理非常低下,直接導致的結果是整機品質低下,即便用上了許多高大上的部件。格力空調的品質享譽全球,源于先進的生產管理體系,基于此,老金會給格力裝配機床的品質投上一票!
![](http://m.kubikeji.cn/photo/2016/08-03/qvm201608031203008798.jpg)
深圳精一鏟刮的O級精度平板
分析得到的結論是,只要理念和管理領先的格力足夠努力,完全可以造出優秀的機床,其他的中國機床企業只要端正思想,導入先進的管理模式,同樣可以造出一流的機床,事實上,有些機床企業已經開始這么做了。格力進入令人矚目的機床業,可以當一條非常給力的鯰魚,是件大好事啊。至于格力跨界的風險,不在于我們今天討論的范圍內。
不要跟我扯什么用了某某國的部件就不能說水平高,就不能算國產的廢話。只要整機廠是中國企業,就是中國造;只要整機是中國造的高水平機床,就是高水平的。用了外國部件又怎么樣?老外給中國人打工不好嗎?
三、兩年的期限有問題
可是,時間點會是兩年嗎?不可能!
衡量一款機床是否夠頂級,主要看四點。一是功能,二是精度等級,三是精度的穩定性,四是質量的可靠性。第一點和第二點很容易判斷,第三點和第四點則要靠時間來驗證。我們常說,機床好壞看三年,對機床水平的評判是由用戶來做出的,而不是自己。
格力用兩年時間造出機床,沒有問題,但是要造出一款被用戶認可的高水平機床。至少需要五年!
假設格力機床成功了,對于中國機床行業,是天大的好事,格力的成功會給機床行業帶來先進的管理模式,特別是對供應鏈的管理,這會比海天的成功影響大很多。對于那些不思進取的企業,則是壞的不能再壞的壞事,因為,他們的末日要來臨了。
![](http://m.kubikeji.cn/photo/2016/08-03/iax201608031203305215.jpg)
格力制造的SCARA機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