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7日,在第十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清華經管院教授、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做客新華網思客會并接受專訪,深入解讀有關萬科事件引發的中國公司治理市場機制的相關問題,思想在對話中...
27日,在第十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清華經管院教授、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做客新華網思客會并接受專訪,深入解讀有關萬科事件引發的中國公司治理市場機制的相關問題,思想在對話中不斷升級。以下根據專訪實錄整理:思客:
這兩天萬科事件很火,有人為王石抱不平,有人覺得這是他的宿命,還有人認為這是正常的市場化運作,您怎么看?
李稻葵:
我認為萬科事件是一個機制問題。作為一個上市公司,投資者、股東就應該有發言權,就應該對內部人員形成一些機制上的約束,不管是王石、張石,這是規矩,就好像英國人搞了公投一樣,即使結果不合理、有問題,受一些隨機因素的影響,但是不能輕易吃后悔藥,這就是機制。從長遠看這個機制必須建立起來。所以我非常希望萬科作為一個典型的案例,能夠推動中國公司治理市場和相關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即投資者,尤其是大股東要站出來,對企業的經營有發言權,要進行干預。
當然,我絕對不是說王石先生不對,很有可能王石先生走了以后萬科更糟糕,很有可能王石是最適合經營萬科的企業家,很可能王石在歷史上被認為是中國這一代最有價值的企業家,但是我建議把個人的恩怨、歷史評價和機制建設分開。中國缺少大股東站出來通過合理合法合規的方式進行內部改革的機制。
思客:
您能否預測一下可能性的結局?
李稻葵:
我的遠距離觀察認為,大家和解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已經有一些經營之外、經濟利益之外的感情因素在里面了,到了感情這一步就比較難調節了,這就好比都已經談到離婚了卻突然想通過資產割讓挽回婚姻,這非常難。
思客:
通過這個事,您對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有沒有什么忠告?
李稻葵:
也是遠距離的觀察,對民營企業家而言,不管你當初對這個企業的貢獻有多大,你必須對今天的股東負責,哪怕今天這個大股東是非理性的,但是既然你引進了這個大股東,就必須尊重人家的意志,必須按規矩辦事。
思客:
萬科事件會成為非常值得借鑒和參考的事件么?
李稻葵:
對,國內外都有同樣的案例,喬布斯也被趕跑過。如果當年他不認賬而去打官司,第一他打不贏這個官司,第二浪費了精力。所以喬布斯最后自己做一個公司。當然,后來喬布斯后來又被請回到自己的公司,重振雄風,說明他還是有這個能力的。所以今天這些企業家們,既然你有能力創業,你就應該有胸懷接受現代公司治理的約束,既然有胸懷接受現代公司治理的約束,你就有能力、有胸懷去重新辦一個新企業。
王石的身體、精力和耐力比很多40歲的人還強呢,有可能,再過幾年他也有一個新的公司出來。所以要往遠看、往前看,尊重規矩、守規矩,短期認輸、長期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