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4年2月份,國家能源局正式發文明確今年的光伏裝機目標為14GW,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60%的比例一直存在爭議。時至12月份,由于國內分布式光伏發電遲遲沒有打開,國內光伏市場也受...
2014年2月份,國家能源局正式發文明確今年的光伏裝機目標為14GW,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60%的比例一直存在爭議。時至12月份,由于國內分布式光伏發電遲遲沒有打開,國內光伏市場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反映在光伏產業中的后果,就是各大光伏組件企業紛紛下調Q4的光伏組件出貨預期。作為光伏產業的重要核心,光伏組件制造企業的出貨量可以說是光伏市場發展形勢的風向標。11月里,國內各大光伏組件企業的第三季度財報業已相繼發布完畢。根據第三季度財務業績報告預計,天合光能將以最低40%的出貨量增長超越曾經的組件出貨第一名英利。天合光能、英里等主要組件企業紛紛下調Q4組件預期的同時,不經意間行業龍頭老大的位置似乎就要出現變換。然而,能否真的完成逆襲,似乎還要等到2015才能揭曉了。
下面是根據各大光伏組件企業2014年的相關財報所整理的2014年十大光伏組件企業及其出貨預期,謹供一閱。
第一名:天合光能
出貨預計:3.61GW-3.66GW
天合光能(Trina Solar)日前報告稱,2014年第三季度天合光能組件出貨量超越了1GW。共計1063.8MW的總量創紀錄的達成光伏產業季度組件出貨里程碑,并較天合光能上季度提高12.8%。然而,由于落成的光伏項目減少,天合光能下調全年出貨量目標。
根據該公司報告,2014年第三季度凈收入為6.168億美元,較2014年第二季度增長18.8%。毛利潤為1.028億美元,較2014年第二季度增長28.1%。毛利率為16.7%,而2014年第二季度為15.4%。運營收入為3560萬美元,較2014年第二季度增長127.1%。
天合光能指出,毛利率持續增長由于銷售組合的改變,向日本的出貨量提高,但是向美國的出貨量降低。該公司還指出,由于更大的規模經濟以及提高的運營效率,該季度其已降低內部制造成本。組件出貨量包括936.8MW的外部出貨量以及向其下游光伏發電項目127MW的出貨量,而2014年第二季度總出貨量為943.3MW,2013年第三季度為774.6MW。
天合光能表示,其預計到2014年底,完成330MW至360MW的下游太陽能項目,而其最初項目落成目標為400MW至500MW。該公司指出,此減少是由于在該公司進行項目財政收益分析后,取消了位于內蒙古的一個130MW項目。因此天合光能將全年組件出貨量增長下調至3.61GW至3.66GW,而此前季度的全年出貨量目標為3.6GW至3.8GW,與英利綠色能源的組件出貨目標相同。
第二名:英利
出貨預計:3.3-3.35 GW
英利綠色能源是世界最大的垂直一體化太陽能板制造商。根據英利公布的未經審計的2014年三季度財務結果顯示,英利第三季度總收入為33.852億元,凈虧損1.228億元,虧損面收窄。光伏組件總出貨量為903.4MW,而2014年第二季度為887.9MW,僅僅處于此前為該季度設定的目標的較低端。
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英利全年組件出貨量的大幅下調。根據英利綠色能源預計,2014年英利光伏組件出貨量為3.30GW至3.35GW,低于上季度下調后的3.6GW至3.8GW的出貨量目標。因此,英利綠色能源2014年出貨量較2013年僅增長3%至4.6%。值得一提的是,英利綠色能源年初設定的全年出貨量目標為4.0GW至4.2GW。
對此,英利綠色能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苗連生表示:“為了尋求我們出貨量和盈利能力之間的平衡,我們決定將2014年全年出貨量目標修訂為3.3-3.35 GW。”苗連生還補充道:“盡管在2014年上半年下游項目的開發比預期放緩,但是我們在2014年下半年在下游進展順利。第三季度,我們開工建設185MW的下游項目,使我們總計在建項目達340MW,對這些項目的內部出貨量已達到187MW。第四季度,我們預計總計開工建設50MW至60MW的下游項目。因此,我們預計由我們自己或與我們的合作伙伴一起,到2014年底開發約400MW的下游項目。”
第三名:晶科
出貨預計:2.9GW-3.2GW
晶科能源公布的第三季度2014年財務業績顯示,該季度晶科光伏組件出貨量達到創紀錄的高點758.1MW,同時預計第四季度出貨量超過1GW。晶科能源報告稱,第三季度收入為4.173億美元,較上季度3.921億美元的收入提高5.5%。毛利潤為8610萬美元,而2014年第二季度為8870萬美元,出貨量的提高抵消了稍低的平均銷售價格。毛利率為20.6%,而2014年第二季度為22.6%,2013年第三季度為22.3%。
晶科能源報告,對第三方的太陽能產品總出貨量為708.2MW,其中包括658.1MW的組件,30.3MW的硅片以及19.8MW的太陽能電池。因此太陽能產品總出貨量較2014年第二季度659.5MW提高7.4%,較2013年第三季度 518.9 MW提高36.5%。太陽能組件總出貨量為758.1MW,其中包括100MW用于其下游光伏項目業務。
晶科能源首席執行官陳康平評論道:“我們非常高興報告另一個堅實的季度,較去年同期總收入增加30.5%。我們出貨758.1 MW創紀錄高度的組件,其中包括為我們自己下游項目指定的100MW。由于就增長的上限和下限而言,我們繼續提供非常成功的一年,并且我們目標的太陽能發電項目接近竣工,我們的業務繼續獲得可觀勢頭。鑒于成熟的金融機構強勁的資金支持、不斷擴大的地理分布以及一系列新產品在不遠的將來上線,我們準備以強勁的業績結束這一年,并期待一個成功的2015年。”
第四名:阿特斯
出貨預計:2.9GW-3.2GW
阿特斯于十一月下旬公布了其截至9月30日的2014年第三季度財務數據。財報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阿特斯實現營業收入9.14億美元(約合56.26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46.59%,同比增長86.18%;實現凈盈利1.04億美元(約合6.41億元人民幣);此外,公司該季度組件出貨量達到770兆瓦,目前全球大型光伏項目儲備約1400兆瓦。
阿特斯預計,2014年第四季度公司組件出貨量預計在810兆瓦-860兆瓦之間,營業收入在9.25億美元-9.75億美元之間,毛利率預計在17%-19%之間。阿特斯表示,公司給出的第四季度的毛利率指導,可能會受到美國貿易摩擦、美元升值和加拿大項目銷售完成情況三個因素的影響。
同時,阿特斯將2014財年組件出貨量預期從2.5吉瓦-2.7吉瓦上調至2.73吉瓦-2.78吉瓦,營業收入預期從先前給出的27億美元-29億美元上調至29.3億美元-29.8億美元。
阿特斯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瞿曉鏵博士稱:“就營收額、利潤額及出貨量三項指標而言,2014年是阿特斯自成立以來發展最好的一年。我們預計2015年全球太陽能市場需求將保持繼續增長勢頭。”
第五名:晶澳
出貨預計:3.1GW-3.2GW
晶澳太陽能11月18日晚間發布的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三季度的收入大幅增長。30億人民幣的營收總額,同比上揚了71.8%,環比上升了24.7%。該公司的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的光伏產品出貨量達到785.4兆瓦,同比和環比分別上揚57%和15.2%。從晶澳太陽能的營收和出貨量環比增幅來看,并沒有此前已經公布財報的組件公司阿特斯公司高。后者在第三季度的營收、出貨量環比分別上揚了47%和19.2%。
第三季度,晶澳的組件、來料加工組件的總計出貨量為693.5兆瓦,同比和環比大增了127.4%和55.6%。與之相對應的是,阿特斯的組件出貨量為770兆瓦。也就是說,晶澳太陽能的組件出貨量,已在接近阿特斯了。該公司曾預計,第四季度電池和組件出貨量為850MW至900MW,而提高的2014年全年出貨量目標預計達到3.1GW至3.2GW。
晶澳太陽能總裁謝健曾接受記者專訪時說,“2014年的市場非常差,光伏產品的需求整體供大于求,公司只能調整自己在市場中的經營策略:首先是把以產定銷改為了訂單拉動生產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更接地氣,生存的機會也才大一些。”他表示,晶澳將產業鏈向下做了適度延展,擴大了組件產能。
第六名:夏普
出貨預計:2GW
夏普公司日前報告其財年第二季度凈銷售額上漲14.2%,而夏普能源解決方案部門第二季度的739億日元銷售額季度同比提高7.1%,第一季度為690億日元,但前六個月其太陽能相關產品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滑約15%。且由于美國太陽能發電站資產減值降低在美國的銷量,其能源解決方案部門虧損兩億日元。
夏普的組件銷量較上季度提高49.5%達897MW,而上季度為360MW。其2014財年全年組件銷量約為2000MW,相當于較去年小幅下滑4.7%。夏普表示,銷售惡化是由于日本出臺消費稅、全國房屋建筑活動的減少以及財年前六個月海外太陽能產品開發商的需求降低。
夏普表示將在日本完成已經獲得系統互聯審批的太陽能發電站的建設,但并未對預期的完成規模提供細節。另外,其將繼續加強其在日本及海外EPC、IPP和O&M領域的地位,以支持未來收入增長,促進能源管理系統及電池儲能系統的銷售。
第七名:昱輝陽光
出貨預計:1.94GW-1.96GW
2014年11月26日,昱輝陽光第三季度財務報告公布,其第三季度組件與硅片出貨量出現同比、環比雙雙下跌,并且預計全年組件出貨量較此前預測至少下降540MW。
昱輝陽光報告,第三季度光伏組件總出貨量為462.2MW,而上季度為498.7MW。據說較低的出貨量由于歐洲新的更低最低進口價格引起的出貨延期造成,其在該季度即將結束時被宣布。出貨延期將延續到2014年第四季度和2015年第一季度。
太陽能硅片和組件總出貨量為663.8MW,而上季度為698.3MW。年同比硅片出貨量的下降體現出該公司繼續使用其大部分硅片用于內部組件生產的戰略決定。昱輝陽光預計,第四季度光伏組件出貨量為460MW至480MW,毛利率約為13%。基于2014年前九個月的光伏組件出貨量,昱輝陽光預計,全年組件出貨量為1.94GW至1.96GW,較此前預測的2.3GW至2.5GW有所降低。
昱輝陽光首席執行官李仙壽表示:“我們的平臺給予我們靈活性,來適應我們所有主流市場的需求變化,同時保持運營效率,至于第三季度,將我們的毛利率提高到15.3%。此外,我們繼續遠離低利潤市場,并且指導我們更多的資源流向更高利潤的商業和住宅項目及整體解決方案機會。”
第八名:First Solar
出貨預計:1.8GW-1.9GW
根據First Solar報告,其2014年第三季度凈銷售額為8.89億美元,較2014年第二季度增長3.45億美元。然而,項目推遲將導致全年收入目標降低1億美元,降至36億至39億美元。
該公司報告稱,毛利率為21.3%,較此前目標有所提高,較上季度提高4.3個百分點。First Solar表示,運營收入為8190萬美元,較上季度8380萬美元略有下滑。該季度,潛在光伏項目儲備量增長約1GW達到13.7GW。
First Solar表示,將恢復其馬來西亞主要生產廠的閑置生產線,恢復360MW的產能。該公司還表示,將在其位于俄亥俄州的工廠新增兩條生產線,在2015年增進100MW的額定產能,預計2014年全年組件出貨量將達1.8GW-1.9GW。
第九名:韓華 Solar-One
出貨預計:1.43GW-1.46GW
韓華新能源(Hanwha SolarOne)報告,2014年第三季度由于組件出貨量的提高,主要是向中國的出貨,收入增長。該公司報告,第三季度收入為1.952億美元,較上季度增長8.2%,出貨量包括為韓華Q CELLS(Hanwha Q CELLS)的組件加工服務,季度同比提高9.9%至373.2MW。組件加工服務占收入的10%左右。
韓華新能源指出,硅錠和硅片季度末產量為800MW,太陽能電池為1.3GW,組件為1.5GW。該公司表示,其瞄準將電池和組件產量到2014年底分別擴大到至少為1.5GW和2.0 GW。鑒于在硅錠和硅片生產設施提高利用率及提高制造效率,該公司的成本結構有所改善,同時多晶硅成本降低,提高自動化程度以及推出使用較少原材料、如72片電池組件的新產品,也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該公司還證實媒體的報道,其將在韓國建立一家230MW的組件裝配廠,在2015年上半年投入生產,耗資三千萬美元。
韓華新能源預計,2014年第四季度組件出貨量為400MW至425MW,全年組件出貨量為1.43GW至1.46GW,較此前目標1.5GW至1.6GW有所降低。光伏組件加工服務,將占2014年出貨量的25%至30%。
第十名:無錫尚德
出貨預計:1.3GW-1.5GW
根據順風上半年的財務業績,自從被順風光電國際(Shunfeng Photovoltaic International)收購以來,無錫尚德(Wuxi Suntech)的業務恢復期很短并且引人注目。盡管順風光電,不久將更名為順風國際清潔能源,在收購之前幾乎沒有收入,并且其下游光伏發電站業務去年底才開始運營,但是無錫尚德的收入貢獻巨大。
該公司報告,其集團太陽能產品(硅片、電池、組件)2014年上半年出貨量為750.9MW,較2013年同期提高332.5%。在此期間無錫尚德出貨348.2MW的組件,而2013年同期為零。大部分的出貨的產品(69.3%)針對中國選定的客戶。預計2014年尚德組件出貨將會出現較好回復,全年總量為1.3GW至1.5GW。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這十大預期出貨十強企業外,另外美國SunPower也給出了1.3GW-1.4GW的出貨預計量,京瓷的為1.2GW-1.4GW,韓華Q-Cells 為1GW到1.2GW。這三家企業都將是2014年光伏組件出貨Top10的有力角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