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對新常態,加快轉型升級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在緊抓深化改革重要歷史機遇的同時,中小企業只有堅持自主創新,敏銳把握消費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隨著中國經濟呈現出新...
面對新常態,加快轉型升級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在緊抓深化改革重要歷史機遇的同時,中小企業只有堅持自主創新,敏銳把握消費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隨著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中小微企業如何更好應對這一變化?近日,以“改革激發活力 創新驅動轉型”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中小企業節在江蘇南通舉行,與會專家與企業代表認為,中小企業目前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在緊抓深化改革和創新發展兩個重要歷史機遇的同時,敏銳把握未來10年的消費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說,截至2013年末,我國中小企業注冊數量超過4200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九成以上,它們創造了中國近60%的經濟總量。該協會發布的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分別為95.9%、94.1%、93.1%,處于景氣臨界線以下。
面對新常態,加快轉型升級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李子彬認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路徑選擇,一是從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入手,推動傳統產業的升級和管理進步;二是投身電子商務,未來的中國電子商務必將迅猛發展,并將形成電子商務產業集群;三是通過科技進步、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推動企業產品結構升級,并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四是廣大中小企業要走出多元化的誤區,走出“專精特新”的發展新路;五是企業家們應促進產業和金融的結合,技術與資本的結合。
融資難一直是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難題。中國社科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迎秋表示,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應積極構建多層次融資體系,通過大力發展中小銀行,構建多層次銀行體系,打破少數大型銀行壟斷融資市場的局面,鼓勵、支持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更充分的金融市場競爭。
復星集團副董事長梁信軍根據自身實踐有感而發。他認為,當前我國的發展動力已經從生產制造驅動向消費驅動轉變。體驗式消費、環保產業以及與移動互聯網關聯的行業是最值得關注的投資領域。中小企業應順應發展趨勢,從中抓住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