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4年上半年,船市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一些船東擇機訂船活躍,全球新船成交量依然保持高位。中國船企憑借承接散貨船等優勢,取得較好經營業績。但受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運力過剩難以改觀、航...
2014年上半年,船市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一些船東擇機訂船活躍,全球新船成交量依然保持高位。中國船企憑借承接散貨船等優勢,取得較好經營業績。但受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運力過剩難以改觀、航運企業經營困難等因素影響,船市成交下滑趨勢明顯,新船價格上漲趨勢受阻,市場前景不容樂觀,中國船舶工業依然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其經濟運行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國家高度重視船舶工業,支持政策加快推進落實:貫徹國務院發布的《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文件精神,國家有關部門加強調查研究,推進政策落實。
2.船價指數升中受阻,鋼材價格穩中有降:2014年,影響船舶企業盈利的兩個重要指標——船價指數和鋼材價格呈現不同走勢。克拉克松新船價格指數連續12個月持續上漲,部分新船價格相比去年低點上漲了20%~30%,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船廠的盈利條件。同時,鋼材價格從今年年初以來保持在低位水平,也有利于船舶企業保持盈利水平。
3.造船完工量繼續下滑,新接訂單量保持同比上升:上半年,我國造船完工量繼續下滑。與此同時,重點骨干船企承接新船訂單同比增長78.2%,繼續保持了全球第一的地位。
4.海工接單占比保持第一,全球發展趨勢不容樂觀:上半年,我國承接各類海洋工程裝備訂單81艘(座),世界市場份額占比提高到32%,居全球第一。但海洋工程裝備市場在經歷了3-4年的興旺后,近兩年進入調整期,對后續發展不利。
5.加強科技創新驅動,結構轉型升級步伐加快:2014年,骨干企業和研究單位,繼續強化市場需求引導,產品結構調整取得新的突破,獲得液化天然氣(LNG)船、超大型油船、超大型集裝箱船等一批高技術船舶訂單。
6.化解產能過剩取得初步成效:船舶行業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精神,通過依靠市場自發調節、資源調整重組、企業轉產轉型和落實政府各項政策措施,化解了部分過剩產能。
7.金融機構加大力度支持船舶工業發展:今年年初以來,各金融機構積極做好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的金融服務工作,在防范信貸風險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加大了對骨干船舶企業的支持力度,保證船舶行業發展的合理資金需求,主要商業銀行對船舶行業貸款余額同比均有較大幅度增長。
8.船舶配套訂單出現恢復性增長:受上半年開工船增加的影響,船舶配套產品訂單出現恢復性上漲。統計顯示,1~5月份,我國船舶配套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2億元,同比增長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