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坐飛機的時候,您最中意哪個位置?是靠近過道還是靠窗?是前排還是后排?座位的選擇能體現每個人的個性。順便一提,筆者最喜歡靠窗的座位,而且是機翼后邊一點的位置。原因是機翼上懸掛的發動機...
坐飛機的時候,您最中意哪個位置?是靠近過道還是靠窗?是前排還是后排?座位的選擇能體現每個人的個性。順便一提,筆者最喜歡靠窗的座位,而且是機翼后邊一點的位置。原因是機翼上懸掛的發動機。尤其是剛剛著陸的時候,為了形成反推力,當發動機上的導流葉片悉數張開,露出內部配管的一瞬間,實在是令人欲罷不能。無論是令人聯想到肌肉的機翼外觀,還是猛烈的聲音,無不體現著陽剛之美。但這種美只會持續幾秒,很快就恢復為原狀。
不久前,筆者得到了進入位于成田機場維修區的JAL維修子公司“JAL工程”的發動機維護中心的許可,終于有機會仔細欣賞噴氣發動機的“內部”了。
是現代藝術的紀念碑還是海豚的背鰭?
在入口處迎接筆者的首先是這個物件。乍一看好像是現代藝術的紀念碑,但其實是噴氣發動機的重要部件“渦輪葉片”。從發動機前方可以看到發動機上安裝著一個巨型“風扇”,這就是風扇的葉片。葉片由鈦合金制造,價格似乎相當貴。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tjv201403070941349805.jpg)
不是海豚的背鰭,而是噴氣發動機的渦輪葉片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uwz201403070941501330.jpg)
很多部件都采用耐高溫的鈦等材料,價格高得驚人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uwz201403070941501330.jpg)
很多部件都采用耐高溫的鈦等材料,價格高得驚人
技術人員手工打造出超高仿真的模型飛機!
再往里走就能看到模型飛機,這里展示的是最先進的“波音787-8”的模型,這個模型可不一般,這是由工廠的技術人員利用與真機一樣的碳纖維材料,手工制作而成的。因為是維修發動機的專業人員,所以他們對發動機部分格外精益求精。雖說小,但葉片一枚不少,有風吹過的時候,還會轱轆轱轆轉起來。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huu201403070942071595.jpg)
看似普通的模型飛機,但發動機部分格外真實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jbj201403070942236861.jpg)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yjg201403070942495236.jpg)
終于進入工廠! “熒光滲透探傷法”是什么?
在從入口進入維修廠之前,筆者先來簡單介紹一下“發動機維修中心”。
JAL的飛機基本上是在羽田和成田兩座機場進行維修的,但發動機維修中心只設在成田。發動機要與機身分離,用卡車運送到這里。
實際上,機身與發動機并不是一一對應的,在發動機送修時,換上其他已經維修好的發動機的情況不在少數。為了以防萬一,還準備了備用發動機。發動機翻修(全部拆成零部件之后進行維修)本身雖然沒有固定的周期,但每種部件有各自的耐用期限,大約每隔3~5年,就要進一次維修中心。這里每年維修的發動機總數約為80臺。
下面就讓我們按照維修的流程參觀現場。首先,運來的發動機在拆解之前,要使用內窺鏡等設備來確認其內部是否存在損傷。然后就要拆解并清洗每一個部件。這并不僅僅是為了去污,也是為了方便發現細微的損傷。
損傷中也有不少是肉眼難以發現的。比如微小的損傷和部件內部的損傷。這些要采用“非破壞性檢查”的方法進行檢查。筆者參觀了其中之一——“熒光滲透探傷法”的工作現場。
首先要把部件浸泡在熒光液中。熒光液為綠色,似乎是熒光筆的涂料。然后取出部件,用水洗掉表面附著的熒光液,目的是讓熒光液只殘留在損傷部位。然后將部件放入干燥機,去除水分后,在暗室中照射黑光,找出損傷。因為只有損傷部位才會有殘留的熒光液,所以損傷處會發光。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次為了參觀特意準備了受損的部件,在實際的檢查中,發現損傷的幾率并不算高。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sep201403070943557192.jpg)
部件浸泡在綠色的熒光液中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uqi201403070944119750.jpg)
在暗室中照射特殊光線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jve201403070944304737.jpg)
損傷部位閃爍綠色
那么,盛放熒光液的水槽里放不下的大部件要怎么辦?這里還準備了巨大的房間,可一次性完成熒光液的噴涂、清洗和干燥。但最近的發動機越來越大,這座建成于十多年前的設施,也逐漸無法滿足所有需求了。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xkz201403070944489181.jpg)
噴涂熒光液
巨大的渦輪葉片要如何打磨?
發現了損傷,就必須修復。接下來參觀的是在入口看到的渦輪葉片的研磨工序。
發動機的大小因渦輪葉片的大小和數量而不同。此次參觀的是大型客機波音777-200的葉片,1枚葉片的重量約為12公斤。研磨的部位,是朝向發動機外側的邊緣部分。因為葉片在超高速下暴露于空氣中,表面會逐漸變得毛糙,這會導致空氣阻力增加、燃效惡化。因此,每往返飛行6000次就要更換一次葉片,換下的葉片要用砂紙打磨表面。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grr201403070945051441.jpg)
等待打磨的渦輪葉片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ssh201403070945167037.jpg)
研磨機夾住葉片打磨表面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whu201403070945335351.jpg)
一次研磨大約需要15~20分鐘,削掉的厚度約為1毫米。一枚葉片最多可研磨7~8次。因為渦輪葉片采用中空構造,如果繼續打磨,表面就會出現空洞。打磨到這樣的程度后,葉片就只能報廢了。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fjm201403070946055221.jpg)
打磨后表面閃亮如新
為安裝300萬個部件的“鬼斧神工”而感動!
變得像新品一樣閃亮的部件要重新組裝成巨大的發動機。工作人員似乎不用參照身旁的組裝手冊,就能把大約300萬個零部件一個不差地安裝在發動機上,這樣的景象充分顯現出了工人精湛的技藝。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lrq201403070946234407.jpg)
約300萬個部件逐一手工組裝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lhx201403070946336498.jpg)
還有需要鉆到發動機里面進行安裝的工序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lck201403070947169533.jpg)
每一個部件都標有編號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fhs201403070947357670.jpg)
發動機的渦輪葉片多達30枚以上
組裝好的發動機進行調試
最終組裝好的發動機重約5噸。用起重機吊起后,運送到最后一道工序“調試”的現場。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jfv201403070948043853.jpg)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trr201403070948271220.jpg)
在運送到調試場所的發動機上安裝測試裝置
![](http://m.kubikeji.cn/photo/2014/03-07/ahc201403070948422880.jpg)
調試就在左右兩個房間內進行。在外面聽不到多大聲音
通過調試的發動機會被裝回機身。至此,整個維護需要大約1~2個月的時間。每一天的飛行安全,就是靠這樣踏實的工作保障的。(作者:佐藤嘉彥,日經技術在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