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廣東汽車產業迅猛發展,給韶關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快速發展也帶來巨大機遇和挑戰。工業基礎雄厚,機械裝備、傳動裝置等行業有一定優勢的韶關,卻因為距離汽車整車制造主機廠遠,零部件配套企業成為...
廣東汽車產業迅猛發展,給韶關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快速發展也帶來巨大機遇和挑戰。工業基礎雄厚,機械裝備、傳動裝置等行業有一定優勢的韶關,卻因為距離汽車整車制造主機廠遠,零部件配套企業成為薄弱環節,如何做強做大韶關汽車零部件企業,是使韶關汽車零部件企業融入廣東汽車產業鏈的關鍵所在。現狀 零部件企業競爭力弱
韶關是廣東的老工業基地,80年代初,韶關和柳州同時起步,分別成為廣東和廣西的兩個工業基地。而今,柳州擁有了五菱和東風柳汽兩個汽車制造廠,韶關卻從80年代初期打造汽車制造業基地變身為現在的打造裝備制造以及零部件基地。
“別人都說從零部件往整車方向發展,而我們卻是從整車往零部件方向發展。”韶關高新區、莞韶產業園常務副主任李敦華略有遺憾地表示,“80年代初,韶關曾經有生產粵北牌汽車,因為歷史原因再加上市場不行,改為做零部件。即使做零部件基地,也因距離廣州、佛山等整車制造城市較遠,相比其他地市難以有優勢。動力不足,發展也就停滯,現在板著指頭數,韶關納稅超過千萬的零部件企業就10個。雖然經過幾年的深化改革,企業自身實力得以提高,但競爭能力依然脆弱。汽車零部件產品在結構上不能適應市場變化,有特色、有優勢的高附加值產品少。資金困乏,實際投入不夠,導致零部件生產的先進技術和設備更新慢,發展受到阻礙。”
記者在韶關調研中了解到,該市汽車零部件企業中,大多數企業行業分散,生產規模小,經營品種單一,產品質量不高,技術含量低,且配套設施落后,只能擔任二級或三級配套供應商。占優勢的零部件主要集中在傳統、小型的零部件產品上,在高附加值的零部件產品上不具備競爭優勢。“分散、弱小、單打獨斗”本身就局限了其發展速度和效益。而韶關大多零部件企業都是經過機構、資源和產品重組后改制而成,這些零部件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競爭。
發展 把裝備制造上升為韶關名片
總結經驗之后,更需要找準方向繼續前行。李敦華告訴記者:“韶關的機械行業是優勢,韶關鑄造都是在廣東最早起步的。在韶關,做鑄造行業的人才也很多,大小的鑄造廠有上百家。韶鋼生產的特種鋼材,對鑄造廠有好處。特種鋼質量有保證,能衍生出各種磨具產品,另外特種鋼可以為動車提供原材料。韶關鑄鍛基礎技術儲備,到人才儲備都具備優勢,尤其是韶關的傳動裝置有自己的優勢,液壓廠、齒輪廠、軸承廠等在國內外擁有較高的知名度。雖然起步晚,但汽車零配件整合得好,一樣也能尋求良好的發展道路。當然我們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突出重點,抓住核心零部件、核心技術的發展。”
據介紹,韶關在機械和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有一定優勢,目前,韶關規模以上機械裝備企業發展到了100多家,年工業總產值170多億元,大部分集聚在莞韶園。汽車零配件、液壓油缸、發配電成套設備、工程機械等行業已呈現優勢。李敦華表示:“我們將開展裝備制造業的論壇,把裝備制造上升為韶關的名片。發揮裝備制造業的優勢,把傳動裝置做好,在平臺、金融、政策多推廣優惠,吸引類似比亞迪電動叉車等項目。”
構想
打造粵裝備制造業總部基地
據李敦華介紹,園區正在實施引進、提升兩大發展方略,以比亞迪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韶關汽車零部件基地為龍頭,加強與國內外汽車生產廠家合作,強化延長產業鏈,開發汽車零配件的新產品、新技術,力爭在開發或引進汽車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關鍵零部件生產技術取得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種汽車及零配件關鍵制造技術。加強與國內外汽車生產企業及研發機構的合作,繼續提升汽車用變速器總成、齒輪、軸承、輪轂鋼圈、剎車片、軸瓦、粉末冶金件等零配件產品質量,打造國內主要的汽車輪轂軸承研發及生產基地和重要的汽車零部件加工基地。
據了解,莞韶園的總體目標是將園區打造成以汽車零部件、智能成套裝備和輕工專用裝備為特色的廣東省裝備制造業總部基地,成為華南地區最為重要的機械裝備產業集聚區之一。其中,在汽車產業領域園區將努力圍繞汽車零部件、智能成套設備、輕工機械裝備打造2-3個百億級的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爭取到2020年將整個園區打造成五百億級裝備制造業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