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人民銀行10月14日發布數據,9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7870億元,同比多增1644億元,助推前三季度新增貸款規模達7.28萬億元。同期,中國全社會用電量44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中國人民銀行10月14日發布數據,9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7870億元,同比多增1644億元,助推前三季度新增貸款規模達7.28萬億元。同期,中國全社會用電量44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4%。新增貸款的加速投放,將給經濟運行帶來怎樣的影響?巨量資金流動又呈現怎樣的軌跡?種種疑問亟待解答。作為觀測經濟“冷暖”的重要指標,全社會用電量數據持續回升說明了什么?此問題同樣為業界關注。
專家分析認為,信貸大幅度超預期,顯示出社會信貸需求正在增加,宏觀經濟正逐步復蘇。而9月份用電量情況好于預期,整個第三季度用電量尤其是工業用電量企穩態勢確立,則表明經濟回升向好基礎進一步鞏固。
信貸投放超預期,需警惕“僵尸企業”身影
在沉寂了3年后,今年以來我國貸款增速呈現提升跡象。數據顯示,前三季度7萬多億元的信貸增長,是近年來同期最高值。過去3年來,前三季度新增貸款規模均 維持在五六萬億元關口,從未超過7萬億元大關,唯有2009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隨著一攬子政策的出臺,當年前三季度我國新增貸款超過8萬億元,創中國 信貸投放歷史紀錄。
有機構預測,在當前的增長態勢下,全年信貸增長也將極有可能創出3年來新高,繼2009年9.59萬億元的增量后,全年新增貸款將再次突破9萬億元大關。
對于當前信貸投放的快速增長,有專家認為,信貸的大幅度超預期,顯示出社會信貸需求正在增加,宏觀經濟正逐步復蘇。專家分析,信貸增加較快的原因主要包 括:上半年完成全年信貸投放量少于往年;9月份外匯占款增加有助于改善銀行的流動性;年初增長迅速的非信貸融資規模,隨著監管加強規模下降,傳統信貸數量 隨之增加。在這些原因的綜合作用下,銀行投放信貸有能力,也有動力。
不過,貸款的快速增長也易引發一系列風險。“2009年信貸增量近9.6萬億元的歷史紀錄,助推了此后物價、房價的快速上漲,今年信貸投放量也不低,必然影響到今后價格的快速上漲。”交通銀行專家鄂永健指出。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當前信貸投放不可謂不高,但經濟增長并沒有呈現出明顯加速的態勢,微觀領域經濟活躍度依然不高,顯現出“融資旺、復蘇慢”的現象。 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認為,這是由于當前相當一部分信貸資源進入到了無法產生盈利的“僵尸企業”,這些企業借新還舊,資金僅維持原有債務的 存續,而沒有投放到生產領域中。
這一問題表現在當前的經濟金融領域,呈現為過剩產能難以消化,微觀企業活躍度依然不高,與此同時,一些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也出現反彈。“一方面要控制貸款增量,另一方面,也要清理和終止一部分‘僵尸企業’的融資需求,讓它們不再無謂消耗增量信用資源。”劉煜輝建議。
專家同時分析,在大部分資金進入到實體經濟的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資金在實體經濟面前“按兵不動”:沒有進入到有盈利能力的實業領域,而是“暗度陳倉”轉道銀行間市場,從相互拆借的“錢生錢”游戲中獲取利差收入。
作為一個佐證,三個月前金融機構發生的“錢荒”以及最近在一些銀行機構上演的“房貸荒”,一定程度上顯露出一些信貸資金“脫實向虛、暗度陳倉”的真實軌跡。
對此專家認為,應從控制信貸資金流向和實現金融市場化改革兩個方面標本兼治,引導銀行資金的合理使用。
用電量持續回升 經濟回暖態勢進一步鞏固
受經濟回升向好拉動,今年5月份以來,我國全社會用電量數據持續回升。盡管9月份用電量增速與上月比有所放緩,但仍為年內次高,說明中國經濟回暖態勢進一步鞏固。
高溫因素影響退去后,9月份用電量增速環比出現回落早在預期之內,不過最終的數據比我們之前預計的要樂觀,全社會用電總量還是比較高的,工業用電量增速 也是和7月份持平,沒有再往下走。從整個第三季度來看,基本可以作出用電量企穩的判斷,這和經濟尤其是工業經濟的緩慢增長不無關系。”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副秘書長歐陽昌裕表示。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也表示,盡管增速較8月同比有所回落,但如果全社會用電量仍舊保持在10%以上增速的話,已經很不錯了,比GDP的增速高出2-3個百分點,可以認為是經濟復蘇信號。
據了解,第二產業尤其工業用電量是帶動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最大動力,其貢獻率可達70%左右。數據顯示,9月份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8.1%,比8月份 回落了3.9個百分點,但與7月份持平,仍是年內次高。其中輕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速從8月份 的6.8%回落到9月份的5.1%,而重工業用電量則同比增長8.8%,低于8月份12%的增速,高于7月份7.7%的增速。據了解,除黑色金屬產業用電 量增速回升3.4個百分點之外,化工、建材、有色等其它三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增幅均有所回落。
“8月份可能由于對經濟增長的預期比較好,所以企業有多生產儲庫存的現象,而到9月份生產則恢復正常狀態,所以工業用電量出現了下滑態勢。”歐陽昌裕分析說。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運行室副主任原磊也持相同的看法,他認為,中國仍處于重化工業穩步推進的階段,這意味著工業用電量會受結構性的影響比較大。而鋼鐵、有色等耗電大戶多是上游產業,下游形勢、前期庫存、原料價格等都會影響到生產形勢,進而使用電量出現波動。
未來新增中長期貸款整體平穩 用電量或將放緩
業內專家分析,9月份信貸增長超出預期,主要源于政府穩增長的政策與促改革的決心改善了市場對未來經濟增長的預期,此外經濟回暖,融資需求得以恢復。專家 預計,未來幾個月新增中長期貸款整體有望保持平穩,同時銀行也會通過加快信貸周轉來進一步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在經濟增長中化解資產質量壓力。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在其近期發布的《四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展望》中表示,考慮到未來央行將延續穩健的貨幣政策立場、監管當局對金融風險特別是表外金融風 險的高度關注,以及政府要“激活貨幣信貸存量”的表態,社會融資總量未來將保持平穩增長,人民幣貸款占社會融資總量的比重也會回升。
從全年來看,人民幣貸款以及社會融資規模會呈現怎樣的特點?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表示,從供需的角度來看,經濟企穩、發改委審批項目的逐步推出對信貸需求 有促進作用,總體而言,銀行信貸投放能力得到一定釋放,預計全年貸款余額增速將保持高位;從社會融資總量的角度來看,預計全年融資總額將同比有所擴大,表 外融資比重在第四季度可能會出現恢復。
對于第四季度用電量的走勢,分析人士表示,從10月上旬情況來看,用電量增速仍有回落態勢,后期仍需關注工業用電情況。
專家分析認為,全社會用電量在進入四季度之后,10月份和11月份從整體上看應該處于走低的態勢,四季度還會放緩。因為目前重工業產能基本處于過剩狀態,同時四季度企業開工率相對于其他季節比較低,如化工化肥行業基本上不會開工,所以環比增速是放緩的。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計,由于上年四季度用電量增速較高、基數較大,今年四季度用電量增速可能比三季度有較大回落。預計下半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2.72萬 億千瓦時至2.7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至7.0%;全年全社會用電量5.22萬億千瓦時至5.2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至6.0%。 “現在經濟增長有一些好轉,我們預計第四季度的用電量有可能要稍微高于此前的預期。”歐陽昌裕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