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據廈門晚報報道,做一名拋(磨)光工,一個月至少收入七八千元,有十分之一的人收入過萬,有的還在廈門買房,開上了小車。即便如此,廈門還是有上萬人的缺口,拋(磨)光工成了緊缺工種。而為了...
據廈門晚報報道,做一名拋(磨)光工,一個月至少收入七八千元,有十分之一的人收入過萬,有的還在廈門買房,開上了小車。即便如此,廈門還是有上萬人的缺口,拋(磨)光工成了緊缺工種。而為了讓更多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昨日上午,“集美區2013年拋(磨)光工技能競賽”展開決賽,這也是集美區首屆拋(磨)光工技能競賽。“力度的大小,角度的選擇,都會影響產品。”國家級拋(磨)光工考察員劉江說,“一般學習兩三個月就可以上手,半年后就會熟練了,但想做到精益求精非常難,需要長期的訓練。”
記者從集美區人勞局獲悉,衛浴行業、五金行業等對這個工種的需求量很大,目前廈門市需求缺口達1萬多人。而由于拋(磨)光對從業者的悟性、技術程度、熟練程度等要求非常高,因此該工種成為廈漳泉急需(緊缺)技術工種。
“拋光就像做藝術品一樣,不能馬虎。”在比賽中第一個完成任務的選手吳春光說,“做拋光工要靠手感,靠多年積累的經驗。”他和選手吳德發都是工作了八九年的老員工,現在每月的工資有七八千元。來自三明的吳德發在路達工作了9年多,如今一家人都居住在集美。他說,雖然辛苦一些,但是看到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感到很幸福。在他眼中,拋(磨)光工從事的是藝術性的工作。
選手何家榮說,身邊有十分之一的拋(磨)光工都是月收入過萬,有的在廈門買房,還有的開上了小車,有一對來自安徽的兄弟,兄弟倆每天都開著小車上下班,收入非常可觀。
記者得知,此次比賽由集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集美區工會委員會、廈門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聯合主辦。參加比賽的40名選手是由集美轄區內企業嚴格選拔出的,經過前期筆試的淘汰選拔,共有28名選手脫穎而出參加昨日的決賽。
比賽中,理論成績和技能操作成績雙合格者,將給予頒發中級(四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同時對一、二、三等獎獲得者給予獎勵。對參賽選手總分前六名由組委會授予“集美區技術能手”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