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機床產業備受關注。近年來國外機床企業在華專利申請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國的機床產業逐漸完善自主創新機制,尤其是提升了高檔數控機床全數字交流伺服驅動的核心關鍵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挑戰中...
機床產業備受關注。近年來國外機床企業在華專利申請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國的機床產業逐漸完善自主創新機制,尤其是提升了高檔數控機床全數字交流伺服驅動的核心關鍵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挑戰中收獲了知識產權果實。 2013年7月30日,沈陽召開的全國高職高專教材建設暨校企合作育人研討會上,上海機床工具集團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徐正平斷言:互聯網計算機通信技術與新能源的交匯,將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從21世紀初開始,首先由德國引發,意大利、日本等都非常關注這項工業革命內容。估計從目前開始,還有25-35年的貯藏期,屆時嶄新一輪風涌而至的工業革命將噴礴出來。徐部長認為大量資源消耗、生態環境污染以及勞動力利息不時上升將是導致第三次工業革命迸發的緣由。
機床行業的需求變化往往隨同著國家的工業發展。從2002年開始,中國就成為全球機床最大消費國。從歷史的發展規律看,過去60年,剛好每20年是一個重要的變化周期。上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機床工業的領先地位在英國,也是所謂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尾聲。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在美國,數控機床就是隨同著60年代美國阿波羅計劃催生的新產品。上世紀80年代到2000年,機床產業輝煌在日德。也正是這個階段,機床產業開始向中國轉移。 中國連續10年成為機床最大消費國后,去年呈現了變化。2000年以后,替代進口是中國機床工業很重要的使命。2002年到2009年,階段性地完成了這個使命,2009年達到最高峰,國內市場需求總額中,國內機床占市場份額的70%而2002年時還不到40%但到2010年,又下滑到65%2012年只占50%下滑曲線特別明顯。
面對新一輪工業革命可能帶來的沖擊,仍處在激進生產模式下的中國企業該如何迎接挑戰?沈陽機床集團近年的發展思路給我提供了應對之道。 賣機床可以像賣汽車一樣開4S店。沈陽機床集團在2011年完成9.4萬臺銷量,成為全球第一大機床生產企業后,沒有選擇繼續擴大生產規模,而將發展目標瞄向了以市場為導向的包括開設4S店等為標志的生產性服務業。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解釋說: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紅利已經到頭了那下一步比拼的誰給客戶提供集成服務的能力強,看誰能滿足實現大批量的智能化、個性化制造。 現在比拼的誰給客戶提供服務的能力強。將來研發一定要圍繞客戶需求,智能化是核心,比的誰能提供更快捷的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看誰能滿足實現大批量的智能化、個性化制造。傲立機床網認為,將深刻改變世界經濟格局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全球醞釀。
盡管對于它究竟是突破性質的新一輪科技革命,還是過去技術深化性質的制造業革命,認識不一,但生于危機中的這場革命必將重新調整工業經濟和高端制造業分布格局。 不單是機床,整個裝備制造業都面臨著新的工業革命的挑戰。隨著技術的發展,過去以激進技術為標準的改進,比如機床行業所謂精度、速度快到極限了也就是說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紅利已經到頭了那下一步怎么發展?機床行業控制精度等級已經達到10負六次方毫米,現代一般設備已經很難檢測出差別,過去更多關注的精度問題,現實加工中,已經不是問題,至少不再是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