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受全球經濟影響,2012年全球碳化硅貿易與2011年相比呈現大幅萎縮,貿易總量約為118萬噸,同比下降約24%。其中進口市場規模約為63萬噸,同比下降約23%,出口市場規模約55萬...
受全球經濟影響,2012年全球碳化硅貿易與2011年相比呈現大幅萎縮,貿易總量約為118萬噸,同比下降約24%。其中進口市場規模約為63萬噸,同比下降約23%,出口市場規模約55萬噸,同比下降約25%。
![](http://m.kubikeji.cn/photo/2013/08-06/gma201308060926188171.jpg)
圖1 2005-2012年全球碳化硅進出口量 單位:噸
一、進口市場
![](http://m.kubikeji.cn/photo/2013/08-06/rlq201308060926456308.jpg)
圖2 2005-2012年全球碳化硅主要進口市場及進口量 單位:噸
全球碳化硅主要進口市場有德國、美國、日本、韓國、臺灣、法國和印度等,2012年上述七國(地區)碳化硅進口量分別為11.2萬噸、10萬噸、6萬噸、4.6萬噸、2.9萬噸、2.8和2.4萬噸,同比分別下降了22%、20.5%、42.5%、14%、10.7%和14.8%,而印度則增長了0.6%。如將歐盟27國視為整體市場,2012年其碳化硅進口量為10.5萬噸,同比下降30.26%。
2011年德國超過美國,重新成為全球第一大碳化硅進口市場。德國主要從荷蘭、羅馬尼亞、挪威、委內瑞拉、俄羅斯和巴西等國進口碳化硅。2012年德國從上述國家的進口量分別為3.6萬噸、2.34萬噸、5830噸、5675噸、5214噸和5061噸,分別占德國碳化硅當年進口總量的32.18%、20.92%、5.21%、5.07%、4.66%和4.52%。與2011年相比,德國從羅馬尼亞、委內瑞拉、俄羅斯的進口量分別增長了1.24%、6.81%和14.43%,從荷蘭、挪威和巴西的進口則分別下降了11.53%、61.52%和2.16%。
美國主要從中國、南非、巴西、羅馬尼亞、荷蘭等國進口碳化硅。2012年美國從上述國家的碳化硅進口量分別為5.37萬噸、1.84萬噸、8730噸、4605噸和4533噸,分別占當年美國碳化硅進口總量的53.6%、18.37%、8.72%、4.6%和4.53%,與2011年相比分別下降了7.47%、9.7%、55.87%、0.52%和39.77%。另外,2012年美國進口碳化硅中已加工產品和未加工產品分別占29.41%和70.59%。
歐盟27國整體市場主要從挪威、俄羅斯、巴西、委內瑞拉、烏克蘭和中國等國進口碳化硅,2012年其從上述六國的碳化硅進口量分別為3.6萬噸、1.56萬噸、1.36萬噸、0.96萬噸、4988噸和4982噸,分別占當年歐盟碳化硅進口總量的34.13%、14.83%、12.87%、9.1%、4.73%和4.73%,與2011年相比,歐盟從挪威、俄羅斯、巴西、委內瑞拉和烏克蘭的進口量分別下降了36.09%、8.49%、22.42%、53.04%和59.11%,從中國的進口量同比則增長208.88%。
日本主要從中國進口碳化硅。2001年以來,中國碳化硅產品占日本碳化硅進口市場的份額一直超過90%。2012年日本從中國進口碳化硅5.66萬噸,占到當年日本碳化硅進口總量的94.56%,與2011年相比下降了43.07%。
韓國主要從中國和日本進口碳化硅產品。2012年韓國從中國和日本的碳化硅進口量分別為3.97萬噸和2267噸,分別占韓國當年碳化硅進口總量的86.5%和4.94%,同比分別下降6.1%和54.3%。
此外,臺灣市場主要從中國大陸進口碳化硅。2012年臺灣從中國大陸進口碳化硅數量占當年其碳化硅進口總量的97.97%。法國主要從歐洲國家進口碳化硅,印度主要從不丹、中國和俄羅斯進口,挪威主要從美國和俄羅斯進口。
二、出口市場
全球碳化硅產品的主要輸出國有中國、荷蘭、羅馬尼亞、比利時、俄羅斯、巴西等國。2012年上述六國碳化硅出口量分別為16.5萬噸、6.9萬噸、4.4萬噸、3.36萬噸、3.31萬噸和3.31萬噸,與2011年相比,中國、羅馬尼亞、比利時、俄羅斯、巴西的出口量分別下降了23.71%、12.78%、19.83%、20.68%和44.24%,而荷蘭的出口量則增長了2.95%。中國仍然是全球第一大碳化硅出口國,約占全球碳化硅出口市場的30%。
![](http://m.kubikeji.cn/photo/2013/08-06/dhh201308060927114540.jpg)
圖3 2005-2012年全球碳化硅主要出口國及出口量 單位:噸
(注:對全球貿易情況的分析基于美國GTA全球海關統計數據,故與中國海關統計有一定誤差。在此請讀者僅考慮分析結果的趨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