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2年,我國汽車行業向好,產銷雙雙突破1900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3.8和1.9個百分點,增速連續4年世界第一。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以及政府出臺...
2012年,我國汽車行業向好,產銷雙雙突破1900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3.8和1.9個百分點,增速連續4年世界第一。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以及政府出臺汽車消費刺激政策,是我國汽車消費“井噴”的主要原因。今后一段時間,我國汽車銷量將平穩增長,我國車市遠未飽和。
麥肯錫咨詢公司關于中國汽車市場的調查報告顯示,城市化率上升將增強中國人對交通工具的需求。到2020年,60%的中國人居住在城市。同時,中國人收入繼續增加,而汽車滲透率不高。到2020年,年收入8萬元以上的中國家庭占全部家庭的比例將從2011年的17%增加到58%,屆時全球汽車銷售增量的35%來自中國市場。
與我國相比,歐洲汽車市場在萎縮。在上世紀70年代,歐洲的汽車銷量占全球總銷量的50%。但在2012年,法國新車銷量為199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意大利的汽車注冊量倒退回1979年的水平。
數據顯示,按照2012年我國汽車1億萬輛的保有量統計,我國的1000人汽車保有量在60輛,而發達國家為120~130輛。
業內人士透露,與一線城市相比,三、四線城市的汽車市場潛力較大。中國汽車協會的數據顯示,2012年,這些城市占據國內新車市場30%市場份額,比2011年增加了3.3%。“未來,這些城市或將成為我國車市的‘主戰場’。”
從區域情況看,我國中西部地區汽車消費潛力大,消費水平快速提升,承擔了2012年全國汽車銷量的70%。安徽、湖南、江西等省的汽車銷量比上年增幅超過40%。
一些汽車企業著手進行新網點布局工作。東風標致、上海通用、長安福特的網點擴大計劃中,重點區域全部分布于我國三、四線城市,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三、四線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十八大提出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挖掘居民的消費潛力,擴大國內市場規模。汽車、房地產、旅游等消費支柱產業要進一步調整結構、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這些,將使我國汽車行業發展途徑、產品結構、產銷網絡、產業資本構成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