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剛剛過去的一年對于中國進出口貿易而言并不平坦。記者對商務部公布的中國出口產品遭遇貿易救濟調查不完全統計發現,去年四季度中國產品共遭遇17起調查,加上去年前三季度遭遇的55起,20...
剛剛過去的一年對于中國進出口貿易而言并不平坦。記者對商務部公布的中國出口產品遭遇貿易救濟調查不完全統計發現,去年四季度中國產品共遭遇17起調查,加上去年前三季度遭遇的55起,2012年我國出口產品共遭遇72起貿易救濟調查。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從涉案金額上看,均超越2011年。專家表示,從目前的貿易保護格局來看,今年中國還會遭遇較多貿易保護主義,從國家層面建立統籌應對的綜合措施應當引起足夠重視。從這72起調查來看,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數量占到多數,除此之外還包括數起反規避調查、保障措施調查等,被調查案件總數已經超過2011年。商務部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出口產品共遭受69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金額約59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目前公布的去年前三季度涉案金額來看,2012年遭遇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涉案金額將毫無懸念超出2011年數倍。根據商務部此前對外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2年秋季》,2012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產品遭遇國外貿易救濟調查55起,涉案金額243億美元,增長近8倍。盡管四季度被調查案件的涉案金額還未出爐,但僅從前三季度來看,已是上年全年4.1倍。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動愈演愈烈,不僅案數越來越多,金額越來越高,且呈現出領域性和地域性。記者發現,從調查發起國家或地區來看,2012年貿易救濟調查主要由美國、歐盟、巴西、印度、加拿大、阿根廷以及泰國、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發起。涉案產品也從傳統的農產品、低附加值工業品拓展到大型企業及高附加值產品。
而相關資料顯示,中國已連續17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6年成為全球遭受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去年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指出,今年世界經濟低速增長態勢仍將延續,“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明顯抬頭”。
商務部研究院外貿戰略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張莉表示,從目前的貿易格局來看,中國今后還將遭遇較多貿易保護主義。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其他新興市場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已經形成聯動效應,且考慮到國際經濟復蘇緩慢,各國都在努力發展實體經濟、擴大出口,對于全球出口份額最大的中國而言,發起貿易壁壘一方面對其進行抵制,另一方面也為提升本國出口競爭優勢來做鋪墊。
對于可能愈演愈烈的貿易摩擦,張莉認為,今后應當從國家層面探究出臺一個全盤應對貿易保護的綜合措施來對企業進行指導,并且企業和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自身作用的發揮,加快培育產品新優勢的同時積極調研市場情況,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