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季度廣東省陶瓷產品出口平穩快速增長應加快行業轉型升級以增強競爭力2011-5-99:16:27據海關統計,2011年1季度,廣東省出口陶瓷產品11.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
1季度廣東省陶瓷產品出口平穩快速增長 應加快行業轉型升級以增強競爭力2011-5-9 9:16:27據海關統計,2011年1季度,廣東省出口陶瓷產品11.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8.8%。1季度廣東省陶瓷類商品出口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一是主要出口市場經濟不斷恢復推動出口增長。據統計,3月份歐元區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7.5,較2月份59.0的略有回落,但仍處于經濟擴張區間;另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報告顯示,3月份美國新房開工量環比上升7.2%,為54.9萬套。歐美地區為國內陶瓷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歐美國家經濟不斷好轉對產品出口增長推動作用明顯。
二是國內企業把握部分陶瓷生產國產量下降機遇擴大出口。西班牙曾是僅次于我國的全球第二大陶瓷生產國,也是歐洲陶瓷重要出口地之一,其2006年時瓷磚產量達6.09億平方米,但受到金融危機沖擊,2009年西班牙瓷磚產量已降至3.24億平方米,退出了全球瓷磚產量大國前五位[3]。在主要競爭對手產量下降的情況下,國內陶瓷生產企業抓住機遇擴大出口并取得成效,1季度廣東省對歐盟陶瓷產品出口值同比增長26.9%,快于總體出口增速8.1個百分點。
三是國家政策扶持助企業迅速擺脫金融危機影響。自2009年至今,為減輕金融危機對行業出口的影響,國家連續2次調整陶瓷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對行業出口促進作用較為明顯。去年4月份,國家將部分建筑陶瓷及衛浴陶瓷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9%;6月份,又將部分陶瓷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3%。在出口退稅刺激下,國內陶瓷產品出口較快擺脫了金融危機的影響,從去年5月份到今年1月份,廣東省陶瓷產品出口值始終保持4億美元,且同比增速保持2位數增漲。
陶瓷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及相關建議
一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嚴重制約行業出口。近年來,我國陶瓷磚連續遭遇來自印度、墨西哥、菲律賓、埃及、厄瓜多爾等國的反傾銷措施,部分國家的反傾銷稅更是高達200%以上,而在2010年6月,歐盟委員會對我國瓷磚反傾銷正式立案,這是我國陶瓷業所遭遇的最大宗反傾銷調查案件。今年3月17日,歐盟作出反傾銷初裁,除3家企業獲得稅率分別為35.5%、36.6%、26.2%的個案處理,以及少數企業由于配合歐盟反傾銷調查而獲得32.3%的稅率外,1500多家國內陶瓷企業都面臨73%的普遍稅率。由于我國出口至歐洲的瓷磚多為中低檔產品,一旦被強征懲罰性關稅后,很多品牌出口成本將大幅提升,面臨失去歐洲市場份額的局面。有專家預計,受此影響我國約三成企業會因成本擠壓而面臨破產。
二是國內樓市降溫令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更加突出。我國陶瓷行業準入門檻低,一直存在無序發展和供過于求的問題。以我國2010年陶瓷行業產銷情況為例,2010年國內建筑瓷磚總產量達到70億平方米,在全國各地都大范圍新建、改造建筑物的前提下國內對建筑瓷磚的實際年需求量只約為40億平方米,產能過剩達到30億平方米。當前中央已不斷加大對房地產業的調控力度,隨著樓市加速降溫,國內建筑瓷磚生產企業將面臨巨大銷售壓力。同時,歐盟對我國陶瓷產品發起的反傾銷調查會造成許多外貿型出口企業在國外市場上受阻,勢必會轉而加大開拓國內市場的力度,未來國內陶瓷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產能過剩問題將更加突出。
為此建議:一是相關部門積極協助企業應對頻生的貿易壁壘,努力將企業所受的影響降到最低;二是在產業政策上鼓勵企業調整結構,發展高附加值產品,不斷延伸價值鏈,加快全行業的轉型升級和資源整合,提升競爭能力;三是適當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收緊對新投資項目的審批工作,同時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減輕行業產能過剩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