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六大以來的五年,是互助土族自治縣工業經濟發展又好又快的五年,五年來,互助縣工業經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加快發展作為主題,把結構調整作為主線,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突破口,...
十六大以來的五年,是互助土族自治縣工業經濟發展又好又快的五年,五年來,互助縣工業經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加快發展作為主題,把結構調整作為主線,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突破口,全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立足實際,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狠抓落實,使工業經濟初步形成了以釀造業、建材業、冶煉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和水電業為主的五大支柱產業,工業經濟實現了快速持續健康發展。隨著“工業強縣”戰略的實施,互助縣規模以上工業發展步伐明顯加快,企業數量顯著增加,到2006年末,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24家。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工業主導作用明顯增強。去年,全縣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產值10.85億元,比2002年增長了1.04倍;實現工業增加值3.74億元,與 2002年相比增長了1.07倍;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全縣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由2002年的14%上升至2006年的18.5%,上升了4.5個百分點,到2006年工業上繳的稅收達7896萬元,占地方財政收入的40.5%,工業的主導作用明顯增強。
通過加大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力度,互助縣工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相繼建成丹峰磨料磨具公司等一大批重點項目,使工業發展能力得到較大提升。去年,工業固定投資達4.8億元,比2002年增長了4倍,工業固定投資的逐年加大,增強了工業發展活力。
目前,四個工業集中區正在積極地規劃和建設當中,高寨工業集中區以發展無污染輕紡工業為主,小寨工業集中區以發展高載能工業為主,威遠工業集中區以農副產品加工業為主,塘川工業集中區以建材、冶煉業為主。互助縣將以現有企業為基礎,以項目建設、企業改革、集中區建設為重點,圍繞五大支柱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落實一批帶動力強,輻射范圍廣、產業鏈條長、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的項目入住集中區,推進工業經濟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