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2年對許多陶瓷企業來說,可能是最為糾結的一年。據悉,陶瓷企業受歐債危機影響,歐洲訂單不僅量少,而且循環緩慢;雪上加霜的是,去年歐盟對華陶瓷反傾銷最終裁決后,中國陶瓷在歐洲市場...
2012年對許多陶瓷企業來說,可能是最為糾結的一年。據悉,陶瓷企業受歐債危機影響,歐洲訂單不僅量少,而且循環緩慢;雪上加霜的是,去年歐盟對華陶瓷反傾銷最終裁決后,中國陶瓷在歐洲市場難以占據價格優勢。
蒙娜麗莎其實尚算幸運,得到了30%的平均稅率,大部分陶瓷企業被征收高達69.7%的關稅,基本等于要被迫放棄歐洲市場,“我們歐洲市場份額在逐年萎縮,從2007年占全球出口的1/5降到現在的還不到1/10。”黃肖玲說,近年公司主攻東南亞和印度市場,印度市場已占出口總量的2/3。
宏宇集團出口總經理伍劍鋒也對記者表示,自被征以30%的平均稅率后,今年以來其歐洲市場的份額下降了兩至三成,一些訂單開始轉移到“金磚國家”。
然而,新興市場圖景也并非那么美好,新明珠陶瓷集團國際事業部總經理吳敏剛最擔心的是價格戰和反傾銷。“曾經有位印度客人,為了節省5美分/平方米,與我軟磨硬泡了一上午。”吳敏剛無奈地說,有些陶瓷廠家為了獲得新興市場的訂單,價格定得一低再低。
各種貿易壁壘也使得進入新興市場的風險越來越大。“阿根廷正在對我們進行反傾銷調查,這可能會引起巴西、秘魯等南美國家‘跟風’,形成連鎖反應。”吳敏剛不無擔心地表示。新明珠目前出口業務主要分布的東南亞市場也對中國陶瓷出口“虎視眈眈”。
對于愈演愈烈的反傾銷戰,伍劍鋒指出,陶企應對手段很有限,無非是加強企業和協會的抱團抗辯,推出創新產品,進行品牌建設等。
面對國際市場的低迷,一些陶瓷企業轉而向內需靠攏。廣東新中源陶瓷國際業務部總經理霍錦祥對記者表示,新中源未來將向低端檔次的產品傾斜,瞄準政府主導的經濟適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