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政府磋商機制于2011年啟動,該機制在不斷充實中德關系內涵、拓展中德務實合作、規劃兩國關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7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赴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主持第五輪中德政府磋商。磋商后,在柏林總理府內兩國總理共同見證了雙方在農業、教育、青年、衛生、化工、通信、汽車等領域20多項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汽車產業作為兩國合作交流的重要領域,針對數字化、自動駕駛、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領域的合作,無疑成為本次中德經貿合作的重點。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此次政府磋商在汽車產業領域達成的多項合作。
華晨與寶馬加深合作,將沈陽打造為全球化生產基地
7月9日,寶馬集團和華晨集團就雙方合資企業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簡稱華晨寶馬)的長期發展,簽署了一份長期框架性協議。根據協議,華晨寶馬將繼續擴大投資和生產,促進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業升級融合發展,并啟動中德雙方在第三方市場的開發與合作。
具體內容包括:華晨寶馬計劃2019年產能將達到52萬輛;接下來,雙方在沈陽的投資將持續增加,推動華晨寶馬繼續增長;未來,將遼寧沈陽逐步打造為全球化產品的生產基地,2020年,BMW的首款純電動汽車BMW iX3將于沈陽投產并出口到全球市場。
戴姆勒與清華大學深化可持續交通研究合作
7月9日,戴姆勒與清華大學在德國總理府簽署合作意向書,進一步深化雙方在可持續交通研究領域的合作。
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聯合研究中心創立于2012年,結合了戴姆勒的創新實力與清華大學的科研優勢。未來三年,該聯合研究中心將每年投入經費數百萬元人民幣,重點擴展在自動駕駛和智能交通領域的研究,繼續推動交通領域產學研結合的新模式發展。
隨著本次簽約,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聯合研究中心的工作范圍將進一步擴大,例如虛擬現實等信息技術的創新,以及面向國內外人才開展的聯合教育和研究實習項目。這些研究項目將由戴姆勒研發專家和清華大學學者共同主導,有機結合雙方的研發創新實力和深厚學術積淀。
江淮、大眾、西雅特三方簽署諒解備忘錄
7月9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在德國柏林與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及西雅特兩方簽署諒解備忘錄,旨在強化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在電動出行領域的領導地位。
根據備忘錄內容,在2021年之前,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將與江淮汽車和西雅特品牌共同成立一座研發中心,開發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電動汽車車型、車聯網及自動駕駛技術以及配套的零部件和核心技術。此外,江淮大眾將基于三方各自的技術儲備,研發一款具有競爭力的純電動汽車平臺。新的平臺將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為全球及中國客戶提供更廣泛的產品選擇。
西雅特將參股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通過江淮大眾增資或者由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向西雅特進行股權轉讓實現。西雅特品牌將自2020年至2021年被引進中國市場。
寧德時代將在德國圖林根州建廠
7月9日,同樣是柏林總理府,寧德時代CATL與德國圖林根州州政府簽署了一份投資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寧德時代CATL將投資2.4億歐元(約折合18.7億人民幣),在聯邦德國圖林根州埃爾福特市設立電池生產基地及智能制造技術研發中心。
按照規劃,寧德時代圖林根電池生產基地將分兩期建設,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的研發與生產,計劃于2021年投產,2022年達產后將形成14GWh的產能,有望為當地提供約600個就業崗位。與此同時,寶馬已與寧德時代(CATL)簽訂電池采購合同,寶馬將采購寧德時代價值47億美元(約合310.7億元人民幣)的電池,其中約17.6億美元的訂單來自寧德時代德國埃爾福特新工廠,其余來自寧德時代中國工廠。
蔚來與博世簽署戰略協議
7月9日,博世集團與蔚來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傳感器技術、自動駕駛、電機控制和智能交通系統等領域展開重點合作。
從6月份起,蔚來開始在中國向公眾交付電動7座SUV蔚來ES8。博世為蔚來ES8提供了駕駛輔助系統、控制單元、傳感器和智能化助力器iBooster等關鍵部件。這些部件進一步開發后,也將運用到蔚來將推出的其它車型上。
寶馬與百度合作,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發
7月10日,在柏林舉行的中德汽車自動駕駛展示活動中,百度與寶馬集團籍此契機宣布,雙方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根據這份諒解備忘錄的內容,寶馬集團將作為理事會成員加入阿波羅(Apollo)開放平臺。這標志著寶馬集團和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將開啟又一段全新的合作伙伴關系。
百度Apollo是一個開放的平臺,能夠給自動駕駛汽車搭載的各種特性和功能提供一個完整、安全、可靠的解決方案。此次諒解備忘錄的簽署也是寶馬集團和百度近期在網聯車領域合作之后的再次攜手,標志著百度與寶馬集團在推動自動駕駛生態系統建設領域的合作進展到更深入的層面。
長城與寶馬簽署合資協議,新公司定名“光束汽車”
7月10日,寶馬集團與長城汽車正式簽署了合資經營合同,在中國成立一家新合資企業,生產MINI電動汽車。
這是寶馬集團在全球范圍內首個純電動車合資項目。根據合同規定,新合資企業定名為“光束汽車有限公司”,將在中國研發和生產電動汽車。該公司除了生產MINI電動車之外,還將為長城汽車生產電動車產品。
長城寶馬成立的新合資公司雙方各持股50%,注冊資金17億人民幣,注冊地址為江蘇省張家港市,投資總額達51億元人民幣。公司董事會由六名成員組成,董事長由長城委派,副董事長由寶馬委派,董事任期四年。合資公司規劃了標準年產能16萬輛的國際先進整車工廠。
奧迪與華為簽署智能網聯汽車諒解備忘錄
7月10日,在積極響應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發起的兩國企業廣泛合作的倡議下,奧迪與華為于德國柏林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并將聯袂推動汽車自動駕駛和數字化服務的進一步發展。
奧迪與華為共同在中國無錫開展LTE-V車聯網通信標準試點項目,通過車輛與路口的交通信號燈系統和視頻監控設施的連接,為駕駛員提供實時交通信息。該項目于2017年在無錫進行了LTE-V車聯網項目的公共道路測試,第二階段的更多應用實例將于2018年9月在無錫舉辦的“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進行展示。
大眾與一汽、國汽簽署兩份諒解備忘錄,開拓電動出行服務
7月10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在德國柏林分別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汽”)和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簽署兩份諒解備忘錄。新的合作項目將助力大眾汽車集團實現推進中國電動出行發展的愿景,為廣大客戶提供智能網聯技術、創新移動出行服務和領先的充電基礎設施。
眾汽車集團(中國)將進一步深化與長期合作伙伴中國一汽的合作關系,成立兩家新的合資企業。雙方將圍繞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充電相關的服務,提供家庭充電、公共及半公共充電、充電數據服務和電池再利用管理等方案。同時,雙方還將提供創新的智能網聯服務和一流的數字化客戶體驗服務,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電動出行解決方案。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將在互聯程度全球領先的中國市場開展合作,共同開發符合中國市場發展需求的智能化技術,并探索行業標準,以推動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結語:無論是“中國制造2025”,還是“德國工業4.0”,汽車作為首當其沖的重要產業,將在雙方的合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國不斷擴大開放的背景下,隨著關稅下調、股比放開等一系列政策推動,吸引外來投資,加強合作是必然現象。此次,中德兩國企業在數字化、自動駕駛、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多領域展開的合作,充分發揮了兩國產業結構互補性強的優勢,實現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業升級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