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因有感于首屆中國(鄭州)國際磨料磨具磨削展覽會(簡稱“三磨展”)取得的轟動性圓滿成功,激起了我探訪中國三磨展之前全球唯一的磨料磨具磨削專業展會的濃厚興趣。因此我于3月13日至19日...
因有感于首屆中國(鄭州)國際磨料磨具磨削展覽會(簡稱“三磨展”)取得的轟動性圓滿成功,激起了我探訪中國三磨展之前全球唯一的磨料磨具磨削專業展會的濃厚興趣。因此我于3月13日至19日,行程一周,對第八屆“德國國際磨削技術與設備展覽會(GrindTec)”進行了專門探訪。此行頗有收獲。
![](/attachments/images/201201/040101.jpg)
德國磨削展(GrindTec),是當前國際磨削技術行業最權威、最專業的盛會,也是歐洲磨削行業的重要論壇。展會期間德方專門舉行了一次德中雙方行業人士的見面溝通交流會,經德國三磨協會秘書長的介紹,我們了解到了此展會的創辦及發展歷程。
1998年以前,德國共有三個涉及磨料磨具的展會,它們分別是普通磨具展、超硬磨料磨具展和柔性磨料磨具展會。由于三個展會過于分散,各自的規模太小,遂決定改為三會聯展。展會地點設在德國的奧格斯堡,時間選在三月,每兩年舉辦一屆,于1998年舉辦了第一屆三磨展會。參加首屆展會的企業只有50家,規模非常小,效果也很一般。在連續歷經了三屆冷清生存期之后,從第四屆開始才有了明顯好轉,展會的規模和效果一屆比一屆好,有越來越多的相關企業把他們最新的技術和創新產品帶到奧格斯堡,充分展示了當今世界磨削設備和技術領域的科研成果和創新產品,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專業觀眾和用戶。據展會主辦方統計,今年這屆展會共有來自全球50個國家的450多家企業參加展覽,占用了奧格斯堡會展中心共七個展館的五個之多,參觀人數近一萬五千人,其中德國人占72%,外國人占28%。
與在鄭州舉辦的中國國際三磨展相比,兩者在主題和展品方面大相徑庭。我們的首屆三磨展是名符其實的磨料、磨具、磨削“三磨”展覽,以磨料磨具技術及產品為主題,而德國的三磨展卻是以磨床為主角的磨削技術展會。放眼望去,整個展會上是各式各樣、大小不同、繁簡不一、配用各種磨具的磨床,而且更多的是為加工工件專業設計的磨床。它們集高自動化、高數控化、高程控化、高環保性、高精密性及高批量性于一身,整套設備實現全封閉,以防噪聲及粉塵污染,實現批量加工中的自動取料及各加工面的自動轉換,機械手配料并進行加工精密度的自動檢測,保證每個加工工件在全檢情況下達標生產,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充分反應了德國工業的技術水平和科技水平,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德國不愧為世界一流的工業技術強國。
本屆展會上,中國三磨企業首次由中汽集團負責組團參展。中國企業的“閃亮登場”不僅為德國三磨展會增添了亮色,而且引起了主辦方的高度重視。展會開幕式上,主辦方盛邀12名中國嘉賓出席,并專門組織一場由中德雙方同行參加的研討會,會上就雙方的市場狀況、展會及展會合作空間、中德雙方的合作等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增進了相互了解,也為以后多方合作打下了基礎。
![](/attachments/images/201201/040102.jpg)
![](/attachments/images/201201/040103.jpg)
此次參展的業內企業都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個別企業取得令人驚喜的收獲。多家參展的金剛石磨料企業,展位人氣旺盛,接洽人數眾多,這也契合了展會以金剛石磨床及產品為主導的展會意圖。近兩年來在金剛石砂帶領域銳意進取的鄭州瑞特金剛石砂帶有限公司在此次展會上脫穎而出,其產品引起了德國及歐洲行業人士的極大關注和興趣。鄭州瑞特此次德國之行投入近20萬元,既參加了科隆五金展,又參加了奧格斯堡磨削技術展,兩個展會的效果都非常好。尤其是在奧格斯堡展會上,公司展位前人客商不斷,四天時間接洽了近300人。不少在科隆見過面的人又在本屆展會上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溝通,大量的洽談者索要或訂制了樣品,有的為了得到樣品甚至一直等到展會結束,用現金買走樣品。瑞特總經理安建民先生于忙碌中洋溢著欣喜,欣喜中收獲不斷。瑞特的德國之行昭示同仁:有創新早晚就會有收獲。
參展歸來,我一直在梳理著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對于業內同仁既熟悉又“陌生”的“展會經濟”,尤其是出國參展,我有了一些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之一,中國涂附磨具企業此次沒有選擇組團參展是正確的。因為從德國乃至整個歐洲來看,其工業發展水平是世界領先的,相應的對于其相配套的磨具產品的技術要求是也是非常高的。我們在自身沒有達到相應的水平就去參展,則會欲速不達,參展不如不展。
之二,爭取下屆參展是必要的。德國及歐洲的工業技術世界一流,中國磨料磨具要實現由大變強的夢想,就必須有挑戰高峰的勇氣及規劃,中國技術能夠打入歐洲應當說是實現這個夢想的重要標志。同時德國及歐洲又是一個工業聚集區,對磨料磨具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我們不能視而不見。兩年時間對我們來說不算寬裕但還是可以做點事的,我們能不能在2014年奧格斯堡展會上閃亮登場,就要看我們的努力和結果了。
之三,參展的兩個必須。一是產品必須具備很強的先進性,就像鄭州瑞特的金剛石砂帶一樣,必須是高端產品。如果我們能生產出金字塔砂帶、陶瓷磨料產品、堆積磨料產品等等,那么我們在歐洲市場上也一定會受到關注。二是產品必須是精美的,因為精美本身就直觀反映了一個企業的質量水平。打個通俗的比喻,展會其實就像相親,第一印象十分重要。作為歐洲國家他們在平時的合作中已經相互了解了,因此他們可以做文化與形象的展示,而我們則必須以精美的產品去吸引人們的眼球,引起別人的興趣和關注,進而找到合作的切入點。
之四,出國參展應做好的展前準備。出國參展除了要有好產品,做好產品、文化及企業形象的展示準備之外,十分重要的就是語言溝通的準備。如果企業有自備的外語人才,那么在出展前一定要多“備課”:多了解自己的產品,為展會上的產品技術溝通做準備;多了解展會國家及地區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為展會上的人文溝通鋪好路。如果確定請當地翻譯,那么一定要及早聯系、及早確定,讓翻譯人員及早了解自己的企業和產品,熟悉自己的經營思路等等。翻譯準備得越充分,效果越好。千萬不可到展會后臨時抓翻譯,這樣的匆忙之舉,其后果大家都是可想而知的。
這次德國之行我帶著兩個目的去的,一是了解有關產品檢驗檢測的技術,為王牌建成自己高技術水平的檢驗檢測中心尋找支持與構思,關于這一點,應當說收獲頗豐,啟發很大;另一個就是探訪了解這次展會的具體情況。此次雖然沒有具體的市場收獲,但卻收獲了許多感悟和啟示,真的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