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耐火材料廣泛應用于冶金、建材、化工、有色等高溫工業,是跨行業多領域的基礎材料。耐火材料與高溫工業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對我國工業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支撐作用。我國耐火材料行業...
耐火材料廣泛應用于冶金、建材、化工、有色等高溫工業,是跨行業多領域的基礎材料。耐火材料與高溫工業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對我國工業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支撐作用。我國耐火材料行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10年規模以上企業2000多家,產量2800萬噸。
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發展現狀
1.耐火材料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耐火材料廣泛應用于冶金、建材、化工、有色等高溫工業,是跨行業多領域的共用基礎材料。在高溫工業的應用比例大概為:鋼鐵占65%、建材占17%、有色占4%、化工占4%、其它占10%。應用領域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這些行業與耐火材料行業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沒有耐火材料,就沒有高溫工業。耐火材料的技術進步支撐著高溫工業發展,為實施“節能、減排和降耗”戰略和發展“低碳經濟”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2.我國耐火材料在國際耐材市場中的地位
在鋼鐵、有色、建材、化工、電力等高溫工業發展的推動下,我國耐火材料工業發展迅速,生產工藝、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升,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品種不斷增加,逐漸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產銷量已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目前耐火材料產品的品種和總量不僅滿足了國內高溫工業生產、發展的需求,而且耐火材料產品的出口量也逐年遞增,市場遍及東南亞多國和美洲、歐盟、俄羅斯等150 個國家(地區)。我國耐火材料行業,已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成為世界耐火材料行業主要生產和消費國。
隨著我國耐火材料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資產重組,淘汰落后產能步伐的加快,一些有實力的耐火材料企業通過上市和組建企業集團,在資金和生產技術裝備上已擁有較強的實力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未來幾年,我國耐火材料將占有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將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耐火材料制造中心。
3.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發展成就
近年來,在高溫工業新技術快速發展的強力推動下,我國耐火材料工業,堅持科學發展,轉變觀念,著力自主創新,在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產品結構調整、工藝裝備的更新換代以及在世界耐材行業的競爭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為我國鋼鐵和高溫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規模壯大。一些耐材企業通過強強聯合、兼并重組、相互持股等方式進行戰略整合,推進了耐火材料工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優化和產業升級。
產品結構得到調整,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為適應鋼鐵工業的高爐長壽命、提高轉爐爐齡、爐外精煉和高效連鑄等工藝,先后開發出了采用微氣孔結構和特殊工藝生產的高爐陶瓷杯用微孔剛玉磚、賽隆結合剛玉制品、高爐風口區快干高強剛玉-氮化硅-碳化硅復合澆注料、金屬復合氧化物非氧化物耐火材料、含Si3N4高爐鐵溝料和Si3N4復合高爐噴補料、鎂鈣磚、中間包透氣水口、連鑄潔凈鋼用無碳無硅水口和薄板坯連鑄用浸入式水口等新產品,在寶鋼、鞍鋼、武鋼等大型鋼鐵企業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為服務建材及其他行業,先后研制出浮法玻璃窯用氧化法無縮孔澆鑄和普通澆鑄等系列電熔鋯剛玉熔鑄制品、水泥窯用直接結合鎂鉻磚,半再結合鎂鉻磚、新型干法水泥窯用新型板狀剛玉澆注料,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鋁電解槽用氮化磚結合氮化硅耐火制品、化工用系列高純剛玉耐火制品及配套產品等,在國內大型企業的使用效果良好,取代了進口產品。不定形耐火材料已廣泛應用高爐出鐵溝,一次通鐵量10萬噸以上。在鐵水包工作襯,使用壽命可達1000次左右。混鐵爐工作襯采用了全部或部分整體澆注取代磚襯,使用壽命可達3年左右。魚雷罐采用濕式噴射修補,壽命提高25%以上。為提高施工效率和避免極端氣候的干擾,鋼包也采用了澆注料預制件作工作襯。鐵水包、鋼包、中間包等的背襯采用體積密度為1.6-2.2g/cm3的高強、低收縮的半輕質澆注料以減少熱損失。大型和異形澆注料預制件的應用日益增多并出口國外,如加熱爐燒嘴、煙道磚、錨固磚、高爐風口組合磚等等,均采用澆注料預制件。棕剛玉、碳化硅原料對上述產品的開發起到了主要要作用。
生產工藝裝備更新換代的步伐加快。隨著我國耐火材料工業的快速發展,耐火材料生產企業,特別是重點企業的裝備水平也在不斷升級。
4.耐火材料生產現狀
2010年耐火材料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為2000多家,產量2800萬噸。產品配套,品種齊全,產量增幅高于固定資產增幅,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滿足了高溫工業技術進步的需要。行業內對成本的管控能力水平較高,裝備水平有顯著提高,盈利能力得到進一步改善,行業推進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有較大進展、耐火材料行業整體發展較為穩定。
5.耐火原料資源供應情況
我國耐火原料的品種繁多,資源較為豐富,其中菱鎂礦、鋁土礦等資源堪稱中國耐火原料的支柱,耐火黏土、硅石、白云石、鎂橄欖石、蛇紋石、鋯英石等資源分布廣泛,質地優良。這些耐火原料資源為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礎條件。
6.我國耐火材料行業存在的問題
我國耐火材料行業雖然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按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理念,目前狀況與國民經濟各行業的發展還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在原料資源、產品結構、技術裝備、消耗水平、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行業集中度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個別產品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7.我國耐火材料的發展趨勢
高溫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仍將占有重要地位。國家制定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低碳發展規劃和節能環保政策對高溫工業發展影響深遠,意義重大。控制總量、淘汰落后產能、產業結構調整、技術優化升級和產業整合是今后高溫工業發展的方向。
節能環保和循環經濟已成為我國高溫工業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高溫工業的發展方式和方向的轉變將會對耐火材料工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這將極大地促進今后耐火材料行業的平穩持續發展和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這是耐火材料行業一次加速科技創新、調整產品結構難得的發展機遇。
科技創新和發展低碳經濟將進一步推進耐火材料行業技術創新、產品結構調整和兼并重組,綠色、功能、長壽等先進耐火材料發展空間和市場空間增大。
發展高效節能耐火材料、高效功能化耐火材料、耐火材料綜合優化配置技術的系統集成和工程化技術;加大耐火材料資源的高效利用及低品位資源、用后耐火材料綜合利用以及環保生態型耐火材料的應用;不斷提高耐火材料的應用技術,充分發揮耐火材料的功能,實現消耗和排放的減量化。
耐火材料消耗將會逐年遞減,市場總需求將會維持在一定水平,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要適應減量化發展趨勢,耐材企業必須淘汰落后、調整產品結構,加大技術優化升級,提高服務水平以增強核心競爭力,同時也將會加大市場整合力度,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國際競爭力。
主要高溫行業耐火材料的需求
鋼鐵行業。鋼鐵行業今后發展:將繼續以“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組、技術改造、優化布局”為核心,控制新增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加強技術改造、發展新材料,規范鐵礦石貿易秩序,加快國內企業“走出去”的步伐。2015 年,建筑用鋼占比將回落至50%左右,制造用鋼比例回升;板材比例將達到55%左右,關鍵鋼材品種自給率可上升至95%左右;產能總量過剩的情況仍將延續,目前落后產能的一半將被淘汰。未來幾年,耐火材料行業雖然會受鋼鐵產量的拉動而存在一定的發展空間,但在鋼鐵生產中使用數量將會繼續下降,預計到2015年,耐火材料的消耗量將降至15kg/t鋼左右。
建材行業。根據過去幾年我國建材行業對于耐火材料的需求量及耐火材料本身的發展,可以預測未來幾年建材行業對于耐火材料需求量增長的速度將減緩,但是需求量會依然保持著上升的趨勢。
化工行業。未來幾年,化工行業將保持高于7%的增長,行業將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特點。據世界耐火材料的應用行業統計,化工行業使用耐火材料的比例為4%,我國略高于此水平。未來幾年化工行業耐火材料的總需求量將增加。大型煉油裝置進行擴能和流程優化改造,將為耐火材料行業帶來一定的發展空間。
有色行業。到2015年,有色金屬工業產業結構將進一步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總體實力躍升至世界前列。總體來說,有色金屬冶煉行業對于耐火材料的需求占到了國內耐火材料總需求的3-5%左右。未來幾年,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耐火材料制品需求量將提高,耐火材料制品總體需求量將繼續維持5%左右,增長幅度不會太大。同時,隨著有色金屬冶煉技術進步及耐火材料行業本身技術進步,噸產品冶煉需要的耐火材料量也將呈下降趨勢。
海外市場。目前,國際耐火材料制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甚至發展到低價無序的不正當競爭,出口耐火材料產品價格不斷下降。據統計,近年來普通耐火材料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普遍下降了10%以上,而有些品種的降幅則達到20%至30%,同時受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國產耐火材料產品出口難度增大。由于存在國產耐火材料產品還沒有被國標市場充分認識、及部分高端產品不能滿足國外企業生產技術工藝的問題,預計未來幾年,這種趨勢將在一定時間內維持。
未來幾年我國耐火材料總體需求情況。隨著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向好,我國高溫工業在未來幾年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這給耐火材料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和市場空間。可以預測:耐火材料市場數量發展空間有限,品種結構調整空間巨大,服務方式將會發生轉換,產業布局將會發生調整。耐火材料總的需求量不會有太大增加,但高性能耐火材料會有一定增加,其中功能型、節能型、環境友好型等先進耐火材料的市場空間會進一步擴大,普通型產品的需求會逐漸降低。
發展指導思想 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自主創新為主線,以滿足我國高溫工業的發展需要和國際市場的需求為重點,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建立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基本原則。立足國內資源,積極開拓海外資源,提高原料加工裝備水平,優化加工工藝,合理利用中低品位原料資源,發展具有我國特色的高檔合成耐火原料,形成適合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發展、高穩定性的系列耐火原料。
主要目標。2015年,實現普通產品大幅度下降,功能型 、節能型、環境友好型等先進耐火材料產品的比例有大幅度提高,滿足高溫工業及新興產業發展對先進耐火材料產品的需求。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延長產品使用壽命,降低耐火材料消耗,2015年噸鋼耐火材料消耗降至15公斤左右。重點鋼廠噸鋼消耗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提高產業集中度,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支持具有比較優勢的大型企業兼并重組,培育產業集群。到2015年,企業數量大幅減少,進一步改善現有“小、多、散”的狀況,培育出2-3家銷售收入達50-100億,20-30家銷售收入達10-50億,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耐火材料企業。
發展重點
未來幾年,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的發展重點是突破行業共性及關鍵技術,開發新型耐火材料,引領行業發展方向。積極開拓特種功能耐火材料、非氧化物復合材料、節能耐火材料、環境友好型耐火材料、特種陶瓷等先進耐火材料領域;以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碳經濟以及高溫工業推進先進技術為契機,加快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合理規劃,采用先進的開采和加工技術,推進以菱鎂礦、高鋁礬土等為主的耐火原料資源的綜合利用開發;全面推進行業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致力于行業標準體系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重點發展領域
鋼鐵工業新技術、新工藝和重大裝備用關鍵耐火材料的開發與應用。鋼鐵工業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進程的加快,在鋼鐵設備大型化,直接還原、熔融還原等非焦煉鐵,高效連鑄、薄板坯連鑄等方面,對耐火材料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課題。為適應鋼鐵工業的發展需求,鋼鐵工業用耐火材料要以發展高性能、長壽命、功能性耐火材料和耐火材料高效應用技術為主。重點研究開發大型高爐用長壽命耐火材料、潔凈鋼冶煉用高效耐火材料、新一代高效連鑄用功能耐火材料的集成、非焦煉鐵技術關鍵耐火材料等技術和應用。
建材、有色和化工等工業關鍵設備和關鍵部位用耐火材料研究與應用。建材、有色和化工等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自產應用于這些工業關鍵設備和關鍵部位的部分耐火材料與國際同類產品相比,產品質量和使用性能還具有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些工業的發展。重點研究開發綠色堿性耐火材料、高級氧化物及熔鑄耐火材料、無鉻或低鉻耐火材料、新型非氧化物復合材料、高性能窯具、垃圾焚燒爐和熔灰爐用關鍵耐火材料、鑄造用高性能多孔陶瓷過濾材料等技術和應用。
低碳節能領域高效高溫隔熱和不定形耐火材料開發與應用。提高窯爐熱效率、降低能耗是高溫工業實現節能減排的重點發展方向。研究開發高效高溫隔熱耐火材料,以及與高效節能的燃燒技術相配套,可大大降低工業窯爐的能耗,對整個高溫工業節能減排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不定形耐火材料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未來耐火材料發展的方向之一,其生產和施工工藝簡單,可機械化施工、節能環保,在高溫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要大力開發、推廣使用各種優質高效不定形耐火材料,力爭到2015 年我國不定形耐火材料占比達到50%左右。重點研究開發輕質耐火材料微孔高強化產業化技術、超級納米絕熱材料產業化制備技術、高性能晶體纖維和制品先進制造技術、高性能輕質耐火骨料生產技術、系列不定形隔熱耐火材料、多功能不定形耐火材料、大型和異型預制件制備技術、定型耐火材料不定形化、火焰噴涂和濕式噴射技術等。
耐火材料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我國耐火材料原料資源的利用率偏低,每年新產生的廢棄粉礦、低品位礦石超千萬噸,數量巨大,耐火材料原料資源的開源節流勢在必行。合理利用粉礦、低品位礦石、節約有限資源是耐火材料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緊迫任務。
耐火材料使用后會產生大量的廢棄耐火材料,對廢棄耐火材料的處理及資源化對環境保護、清潔生產和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重點研究開發應用低品位菱鎂礦和礬土礦資源利用工業技術、耐火礦物尾礦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優質合成耐火原料、“三石”(紅柱石、硅線石、藍晶石)原料綜合高效利用、用后耐火材料的回收與資源化和再利用集成技術等。
耐火材料行業標準的制定與推廣。我國耐火材料現有的標準體系,對促進耐火材料行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隨著行業技術進步,我國耐火材料行業標準在知識產權保護、行業發展引導、資源共享、企業參與、標準執行、國際接軌等方面,與我國實際的耐火材料生產規模不相稱,耐火材料的標準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使之更加科學合理。在行業準入標準、“節能、環境友好”等新型耐火材料產品標準及能耗標準的制定方面,應緊跟國際標準的技術發展,充分吸收國際上耐火材料的先進成果,全面推進以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為主的標準體系建設。重點研究耐火材料行業準入標準(包括能耗、環保、規模、品種等)的制定、耐火材料行業新型檢測方法及標準的制定與推廣、中國耐火材料行業標準的國際化等。
剛玉碳化硅在耐火材料中的應用
改革開放初期,高溫工業技術裝備落后,耐火材料品種單一,普通耐火材料比例大,用剛玉、碳化硅原料很少,剛玉不足10%,a碳化硅不足5%。技術裝備引進、消化,提升了高溫工業的技術水平。高溫工業技術工藝裝備改進及提升,對耐火材料質量品質提出了苛刻要求。剛玉、碳化硅原料耐侵蝕、耐渣蝕、耐磨性好,其用量隨著高溫工業技術進步需要,隨著特種耐火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品種增多,用量在逐步增加。如:鋼鐵工業的高爐、出鐵溝、混鐵爐、鋼包、連鑄、電爐頂等不定形材料。如:水泥工業窯襯用不定形材料、硅莫磚等。如:有色工業冶煉爐用氮化硅結合的碳化硅磚等。剛玉、碳化硅等原料促進了耐火材料品種結構的調整。
市場需要,但發展受限。棕剛玉市場需求剛勁,但其原材料供給受到極大限制。長期的過度開采,高鋁耐火粘土所剩無幾,若不加控制,耐火材料、棕剛玉所需的礬土資源,將會很快枯竭。2010年以來,電價等生產要素成本提高,使棕剛玉、碳化硅冶煉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目前河南開工率僅有25%,一些企業被逼遷到電價較低的地區。其成本高、價格高,這一情形已影響到產業鏈的下游發展。
今后發展建議淘汰落后 升級裝備。耐火材料品質性能要求穩定,需要傾倒爐,因此,要按照國家有關政策,淘汰3000千伏安以下普通棕剛玉冶煉爐和4000千伏安以下的固定式棕剛玉冶煉爐。嚴控產能擴張,不再重復建設。壓縮產能規模,減產增效。高鋁耐火粘土已是緊缺資源,要有計劃,保障耐火材料、棕剛玉使用。
高溫工業的發展離不開耐火材料,耐火材料工業的發展離不開剛玉碳化硅等耐火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