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受益于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大環境和強勁的市場需求拉動,國內機床工具行業出現了技術長足發展、投資熱情高漲的局面。 數控機床的水平、品種和生產能力反映了國家的技術、經濟綜合國力...
近年來, 受益于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大環境和強勁的市場需求拉動,國內機床工具行業出現了技術長足發展、投資熱情高漲的局面。
數控機床的水平、品種和生產能力反映了國家的技術、經濟綜合國力。數控機床作為國防軍工的戰略裝備,是各種武器裝備最重要的制造手段,是國防軍工裝備現代化的重要保證。然而,振興數控機床產業對機床工業而言卻有著一定的難度。據羅百輝介紹,發展數控機床所需的數字化制造技術是先進制造的核心,是實現自主創新的關鍵。因此,對全行業來講,振興數控機床產業既是戰略機遇,又是嚴峻的挑戰。
目前,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層高度關注振興裝備制造業工作,“十二五”規劃已將振興裝備制造業作為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內容,數控機床則成為振興裝備制造業的重點之一。
在此大背景下,“十二五”期間,我國數控機床的研發生產將出現以下動向:
1、復合加工技術應用更加廣泛
新型復合加工機床如車銑和銑車復合機床、車磨復合機床、齒輪加工復合機床、車銑復合與5軸聯動結合機床等產品不斷涌現;重型機床增加多功能附件和轉臺等,復合化加工趨勢明顯;金屬切削與特種加工復合有了新進展,激光、電加工與切削加工復合技術已經有了成熟的產品推廣應用。復合加工技術的推廣應用將對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工藝流程產生重要影響。
2、直驅技術應用速度加快
由于電力電子和數控技術的進步,以及直線電機、力矩電機、電主軸、光柵檢測等部件的成熟,直驅技術在數控機床的應用速度加快,國外多家機床企業的新產品已使用直線電機驅動。直驅技術的應用將極大推動數控機床的結構改變和性能提高。
3、微制造技術嶄露頭角
微制造(Inter-Micro)是指一種高效、綠色、高精度微制造新技術,用于加工3D形狀的各種微型零件。目前,在歐盟的資助下,由德國、意大利等有關國家大學、研究院所和企業組成的研究小組已經取得相關成果,如:超精密5軸聯動微型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工具加工技術設備等。微制造技術具有很大應用潛力,應該引起業界的關注。
4、低溫加工技術進入實用
研究表明,應用低溫加工技術切屑去除率是原加工方法的2-4倍,刀具壽命能夠延長2倍。尤其在硬金屬切削領域如鈦合金、鎳基合金、球墨鑄鐵(CG1)切削效果顯著。國外已有企業推出低溫加工技術設備,并在航空制造加工中取得應用經驗。
5、綠色制造技術正在興起
綠色制造技術是一門綜合技術,節約能源、節約資源、提高生產率是綠色制造技術的核心要求。綠色制造技術應用是我國數控機床發展的迫切課題。事實上,綠色制造技術的應用既是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市場競爭的需要。
6、“解決方案”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形態
為用戶提供“解決方案”,體現了技術和管理的集成,是時代技術進步的必然要求。全面解決方案是當今制造業服務的高級形態。未來,機床加工企業僅僅為使用企業提供主機將無法滿足客戶的全部要求,只有立足于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成為用戶的“工藝師”并提供“長期服務和約”,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訂單。
目前我國中、高檔數控機床仍需大量進口,國產高檔數控機床在性能、品種和產量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尚存在相當大的差距,遠不能滿足國內用戶的需要,產業振興的任務相當艱巨。協會秘書長羅百輝指出,今后幾年,我國機床制造業在滿足市場需求向大重型和高檔次發展中,將以數控機床為產業核心產品,更加著力于發展高速、高精、復合、智能、環保等關鍵性技術和設計理論及軟件開發研究等基礎共性技術。在產品發展上則把重點放在三個方面:實現關鍵功能部件和數控系統產業化,為數控機床產品升級奠定基礎;發展高精度數字化測量儀器和數控刀具,為中高檔數控機床配套;加快發展高檔數控機床,滿足振興裝備制造業和國家重點工程需要。
當前,用戶對高端產品數控機床的需求較為強烈,突出表現在:一方面是數量快增。數控機床占機床總消費的比重上升到60%以上,且“十二五”期間仍將繼續快速攀升。另一方面是需求檔次不斷提高。“十二五”期間,隨著振興裝備制造業關鍵領域的高水平新產品的發展,每個領域都對數控機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發展大型火力發電和核電機組、制造大型化工設備、開發大型海洋運輸船舶、研制大型薄板冷熱連軋成套設備、發展高速列車、新型地鐵和軌道交通車輛等,都需要大批高速、精密、高效和專用數控機床來加工制造。新一代武器、艦艇、飛機、衛星、導彈的發展,對數控機床同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預計2012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將保持較快增長,工業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都給機床產業帶來了可觀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