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國頁巖氣開發存在成本高、鉆井周期長、鉆頭鉆具不配套、壓裂技術體系不完善、關鍵技術由外國公司提供等問題。
鉆頭“轉型”適應非常規開發
非常規天然氣資源的埋藏、賦存狀態與常規天然氣資源既有相似之處又有較大差別,主要表現為氣藏隱蔽、采收率不穩定、開發技術復雜、開采工藝水平要求高等。
我國非常規油氣鉆探的地層條件的復雜性、鉆桿受力的多向性,以及孔底環境的惡劣性,對鉆探設備(鉆機、泥漿泵)、機具(鉆桿、鉆具、鉆頭等)、鉆井液,以及鉆井工藝等提出了較高要求。研制適應性更強的新型鉆頭,成為當前國內外各大鉆頭制造企業的重點工作。
針對不同地區地層的復雜性,以及鉆井工藝技術多元化等特點,鉆頭制造企業不斷優化鉆頭設計方案,加快鉆頭“轉型”,延長鉆頭使用壽命,提高機械鉆速,減少起下鉆的次數和純鉆時間,降低鉆井綜合成本。
鉆頭研發不能照搬外國經驗
我國頁巖氣藏儲層條件與美國明顯不同。美國的頁巖氣層埋藏深度在200米~2000米,而我國四川盆地的頁巖氣層埋藏深度在1500米~4000米;黔、渝、湘等省份頁巖層厚度較薄且常呈多層疊置狀態,開發難度大。
我國頁巖氣開發不宜照搬美國的理論和技術參數,結合我國地質特征實際,研究頁巖氣開發理論、技術,以及相關裝備,是可行之路。
專家郭忠志認為,我國石化裝備領域的科研人員要深入頁巖氣鉆井現場,了解鉆頭的使用現狀和使用要求,確定鉆頭研發的詳細內容和分解指標;結合現場地層、鉆具組合和鉆頭使用情況優化鉆頭結構;根據鉆頭材料的分解指標開展金剛石復合片、胎體材料等的應用性研究,自主研發頁巖氣水平井長水平段鉆頭。“只有這樣做,才能延長鉆頭壽命,加快鉆頭機械鉆速,減少鉆頭起下鉆次數,滿足相關可操控性要求。”他說。
PDC鉆頭有望成為頁巖氣開發的主力鉆頭
目前,PDC鉆頭廣泛應用于常規油氣勘探開發領域。由于國內常規天然氣埋藏深度在1500米~3000米,深度與頁巖氣埋藏深度差距不大,在頁巖氣勘探開發中使用PDC鉆頭,能夠提高鉆井速度、降低更換鉆頭頻率,大幅提升鉆井經濟效益。
頁巖層屬于中軟級別巖層,而PDC鉆頭在中硬級別以下巖層鉆進優勢顯著。目前,全球消耗的PDC鉆頭量占鉆頭總量的比例達65%,而國內PDC鉆頭市場容量在2011年與牙輪鉆頭相當。專家預測,PDC鉆頭替代牙輪鉆頭并逐漸成為頁巖氣開發的主力鉆頭是大勢所趨。
2012年10月,斯倫貝謝公司發布了為非常規頁巖氣開采量身定制的新一代Spear頁巖優化鋼體PDC鉆頭成功開發的信息。斯倫貝謝鉆頭和高級技術主席Guy Arrington表示:“隨著2011年Spear PDC鉆頭應用于頁巖氣開采,裝備彎曲和水平井段的鉆井性能提升。”
“截至目前,有6000個Spear鉆頭投用。我們將特殊設計原件運用到新一代鉆頭中提升機械鉆速,大幅降低了非常規井的鉆探成本。”Guy Arrington說。
一直以來,國內核心油氣PDC市場被海外產品占據,相對于進口產品,國產油氣PDC在抗沖擊性、耐磨性、熱穩定性上有差距。為縮小差距,國內各鉆頭制造企業結合實際進行鉆頭研發。
2012年以來,江鉆股份公司承擔中國石化“涪陵高效PDC鉆頭開發”項目,針對涪陵地區的施工特點,依靠金剛石鉆頭生產線,開發了個性化PDC鉆頭。通過不斷改進提高、試驗與推廣應用,他們將實現大幅度提高鉆頭綜合使用指標的目標。
陜西韓城中勝公司以前在煤層氣開發中主要使用的是牙輪鉆頭。在兩口井先后使用PDC鉆頭后,鉆頭總進尺1335.33米,平均機械鉆速6.51米/時,使用過程中造斜比較好,工具面穩定、機械鉆速高。(本報記者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