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輕工機械中,壓輥是一種成對(壓力輥和支承輥)使用的常用機械部件,在輥兩端加載以使兩輥之間產生一定的接觸壓應力,許多場合要求輥工作時的接觸應力沿軸向呈均勻分布。如造紙工業中用壓輥使...
在輕工機械中,壓輥是一種成對(壓力輥和支承輥)使用的常用機械部件,在輥兩端加載以使兩輥之間產生一定的接觸壓應力,許多場合要求輥工作時的接觸應力沿軸向呈均勻分布。如造紙工業中用壓輥使紙張脫水和壓制成型,不但要求脫水均勻,同時要求紙張的厚度保持一致。若采用普通的圓柱形壓輥,兩端加載時,軸線會產生找曲變形,導致兩輥之間接觸應力的絕對值中間小兩端大的分布,而加工出來的紙張則會兩邊薄中間厚,這對于幅面以米計,厚度以10微米計的紙張不說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當壓輥長度較短時,這種影響不明顯,但隨著生產發展的需要,輥越做越長,這一問題也就越來越突出。
若支承輥和壓力輥都采用鋼結構,則會產生較大誤差,一般常將壓力輥制成復合結構——芯軸采用鋼結構,外層澆鑄橡膠的復合輥,鋼-橡膠復合輥作為壓力輥,與鋼的支承輥配對,這樣既可以利用橡膠的彈性變形來部分補償撓度變形,又可以減少輥的磨損,使紙張的質量大大提高。為了解決撓度變形,又可以減少輥的磨損,使紙張的質量大大提高,為了解決撓度變形的問題,許多廠家常常依靠經驗把壓力輥加工成腰鼓形,但確定鼓形量缺乏理論依據,難以保證完全補償撓度變形的影響,更難以為新產品的設計提供有意義的指導,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個鼓形等壓力橡膠輥的曲線方程。
要建立能完全補償撓曲變形的鼓形輥曲線就必須對壓輥的受力情況、工作環境和本身材料等問題進行分析計算。本文采用逆推的方法,按設計要求,即輥工作時接觸應力沿軸向均等分布,從材料力學的角度出發建立了一個壓輥的力學模型,分析此力學模型,可見采用普通的圓柱形輥時接觸應力沿軸向不可能相等的原因是輥加載后變形量沿軸向不均等,而壓輥變形主要是輥撓曲變形與橡膠壓縮變形。通過對這兩種變形的分析計算,可得到輥加載后變形量沿軸向的變化曲線,把此曲線的方程和圓柱形輥的圓柱母線方程疊加,就得到所需鼓形輥曲線方程。進一步用復膜機做實驗,將由上述曲線方程計算而得的數據和由實驗測得的實驗數據比較后可見,兩者基本吻合,驗證了上述曲線方程在實驗范圍內是基本正確的,依照此方程完成了計算機輔助編程序設計,采用兩軸聯動的數控磨床可加工出鼓形等壓力橡膠輥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