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1年上半年,隨著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宏觀調控,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抑制通貨膨脹等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國民經濟的增長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國民經...
2011年上半年,隨著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宏觀調控,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抑制通貨膨脹等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國民經濟的增長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國民經濟保持了健康平穩的發展。GDP增幅9.6%,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5.8%,均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作為工業發展的原材料和工具的磨料磨具行業,在國民經濟整體發展的形勢下,保持著平穩的發展勢頭。但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燃油價格上調,運輸成本增加,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原因,企業利潤率降低,棕剛玉、綠碳化硅產能過剩,導致產品價跌,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較大影響。準確的說,檔次高、質量好的產品產銷利潤卻比較好,大路產品、質量差的受影響大。
磨料磨具分會高級顧問周金龍
一. 上半年行業運行情況
1. 產銷整體增長較快,但各類產品增長幅度不均衡。據行業統計資料顯示,上半年現價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3.67%,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9.46%。但從幾大類產品分別來看,產銷增幅不均衡,棕剛玉同比增長3.84%,白剛玉同比增長59.24%,綠碳化硅同比增長14.73%,黑碳化硅同比減少3.19%,磨具方面陶瓷砂輪同比增長8.90%,樹脂砂輪同比增長11.29%,橡膠砂輪同比增長105.19%,磨石同比增長16.02%。
2. 產品價格小幅震蕩,利潤增幅收窄。上半年在成本大幅提高的情況下,棕剛玉、白剛玉、黑碳化硅磨料價格與2010年相比變化不大,噸價浮動在50—100元之間。綠碳化硅變化很大。
磨料出廠價格表
由于成本不斷上升、價格增幅不大,企業利潤率不高;高檔磨具利潤率比較高。
3、出口穩定,價格增長,但增速減緩。
1—6月磨料磨具出口貿易統計
棕剛玉出口33.2萬噸,金額2.141億美元,比2010年32.35萬噸,金額1.71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65%和25%。FOB每噸644.75美元,同比2010年每噸529.43美元,增長21.78%。
碳化硅出口11.03萬噸,金額2.757億美元。2010年同期為10.62萬噸,金額1.86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86%和47.63%,FOB每噸2499.26美元。2010年同期為每噸1758.27美元,同比增長42.14% 磨具出口9.73萬噸,金額1.425億美元。2010年同期為7.65萬噸,金額為1.03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 27.31%和38.35%,2011年FOB每噸1464.83美元,2010年同期為FOB每噸1347.94美元,同比增長8.67%。
二 、 行業運行分析
1、下游行業形勢整體較好,加大了對行業產品的采購量。根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上半年鋼鐵產量3.5億噸,同比增長9.6%;建材行業水泥9.51億噸,同比增長19.6%,平板玻璃3.8億重量箱,同比增長19.1%,建筑陶瓷產量41.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4.3%,衛生陶瓷產量7652萬件,同比增長3.7%;有色金屬行業產品產量同比增長7.27%;造船同比增長4.4%,汽車生產量同比增長2.48%;整體看國際經濟形勢緩慢回升,出口貿易穩中有升,上半年行業產銷量處于上升態勢。
2、企業改造升級,調整產品結構,高品質產品產量增加,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增加了抗風險的能力。
上半年企業運行遇到了諸多困難,上半年國家為抑制通貨膨脹,6次提高貸款準備金率,5次提高存貸款利率。企業普遍感到資金緊張,付款多采用承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運作;缺電。今年一開始,一些企業對形勢的把握不夠準確,棕剛玉冶煉企業,綠碳化硅冶煉企業加大了冶煉量,但市場需求不旺,造成產品滯銷,棕剛玉產品價格無力反彈,綠碳化硅產品(塊,微粉)價格大幅度下跌。5月份國家就工業用電價格上調,成本再次上升,不少冶煉企業不得不停產。根據調查,磨具主要產區,長三角珠三角等,不少企業也都因電力供應不足減產或停產,減量平均達到30%以上。但調查中也發現,一些大型或生產有特色產品的企業受影響不明顯,產量不降反增,價格不跌反升,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企業緊緊把握國家政策導向,即早對企業設備改造升級,加大新產品的研發,舍棄一些普通產品,生產高端領域使用的磨具產品,在航空航天、汽車造船、鋼鐵、鐵路等領域已部分替代了進口產品。江蘇蘇北砂輪廠有限公司生產的1.6米的砂輪已為上海機床廠指定產品;廣東創匯與河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聯合研發的1.2米樹脂砂輪已為多家鋼廠采用,寧波大華砂輪有限公司,采用上下游企業配合,捆綁發展的方式,降低成本,增加了市場競爭力。從對34家磨具企業統計資料的分析,其中24家產量,產值,利潤率是上升的,其余的產量、產值略有下降但利潤是上升的,原因主要是這些企業調整了產品結構,高檔產品增加,低檔產品減少,企業抗風險能力增強。
3、節能減排效果明顯。不少企業加大了對老舊設備改造的力度,建設自動化生產線,開發熱能綜合利用等取代了老舊設備及粗放式生產方式,從數十家經改造的企業運行情況來看,效果明顯,新設備普遍節能30%—40%左右,這些企業分別獲得所在地政府幾十萬至上百萬數額不等的節能減排獎勵。
4、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上半年,新上、擴容的棕剛玉企業增速減緩了,但350萬噸的產能并沒有減少,在建工廠一旦投入生產,產能仍將增加。原有企業轉行的并不太多,產能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今年上半年河南地區開工率僅三分之一,山西僅二分之一,主要靠貴州供貨,市場需求并沒有感到緊張,一些企業仍然感到產品滯銷。原因是市場需求飽和,其實賣不出去的是過剩部分。綠碳化硅產品目前大量用做太陽能切割刃料,由于歐美市場需求放緩,日本年初的大地震影響,國內的一些太陽能生產企業沒有具備足夠的生產能力,因此綠碳化硅微粉的銷量沒有達到預期,但一些生產企業,及外行業選擇轉型生產綠碳化硅的都是高估了市場需求,大量生產或大規模建廠。目前產能已經達到100萬噸左右,年底預期產能可達150萬噸左右,再加上回收料25萬噸,已遠超國內外總需求55—60萬噸的需求量,導致價格低迷甚至大幅下降,塊由9500元/T—10500元/T降到8000元/T左右,微粉由原來的27500—28000元/T降到下半年23500元/T左右。
三、下半年走勢
1、要談下半年行業經濟走勢,行業同仁們在思想上必須要有個明確地認識,企業怎么發展,圍繞什么發展?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重點扶持的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現階段重點培養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我們應該緊緊圍繞國家的產業政策做文章,對企業的改造、產品的研發與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掛鉤。上次會議上對行業“十二五”規劃進行了解讀,7月份工信部批準的《機床工具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重點發展產品磨料磨具方面,重點發展磨料深加工產品,為數控機床配套的高檔磨具(高效、高速、 重負荷、精密和超精密磨具,新型低溫結合劑等)。明確了行業發展的重點,行業發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了。磨具方面講的已非常清楚,有企業問什么是磨料的深加工,簡要講高檔磨具制造所需磨料,高檔涂附產品制造所需磨料,磨料的煅燒、鍍銥、太陽能產業所需微粉、半導體制造所需磨料等并可根據高檔產品的發展所需,來延展磨料開發的種類。
有關這方面的問題,趙新力教授做了更加詳細深入的講解。
2、機遇與挑戰同在。其實機遇與挑戰是相互伴生而存在的,首先談機遇,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國民經濟穩步發展,發展速度會得到控制,穩定性會更好。下半年下游行業仍會保持一定發展速度。國家對房地產實行調控,但仍有1000萬套保障型住房的建設是鋼性指標,上半年開建了500萬套,還有500萬套下半年開建,下半年國家要加大水利設施的建設投資,對鋼鐵水泥等產品的需求量會增加。據相關行業協會統計,鋼鐵產量全年將達6.9至7億噸,比上年增加6000至7000萬噸,有色金屬工業生產下半年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預計增幅在10%左右,預計水泥年產量20億噸,同比增長6.4%,平板玻璃產量7億重量箱,同比增長6.1%,造船、汽車行業也會有不同幅度增長,對我們行業產品的需求量會有一定增加。尤其是國家推出的戰略性新型產業,對行業加快產品結構的調整將起到推動作用。
再談挑戰,電荒、錢荒、用工荒的困難局面將不會很快消除,產能過剩、產品低檔同質化將越來越不被市場所接受,特別是進入七月份以后,局面更加嚴峻,南方五省持續干旱,特別是貴州,七月份到現在電力嚴重不足,冶煉企業全部停產。部分企業利用峰谷電煉幾爐,量太少,出口交貨都有困難。在電煤供應緊張的情況下,明后兩年電力供需形勢將更加嚴峻。銀根的緊縮,企業貸款困難。中央有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但貸款選擇上會向有潛力、產品有競爭力、有還貸能力、信譽好的企業傾斜。市場的規律是無情的,適者生存,一些生產低檔產品的小企業面臨著被淘汰的局面,人民幣下半年還有升值的可能,世界經濟在復蘇中,但復蘇進程很不平穩、很脆弱,歐美經濟增速出現回落,歐洲經濟又出現債務危機,這會影響世界經濟復蘇的步伐,對出口會造成一些影響。再就是替代產品已占領部分市場,我們下游行業在增長,但對我們行業產品的采購量上升幅度不大,特別是耐火材料方面,礬土的均化料已經進入耐火材料行業,這又將擠占棕剛玉一部分市場。金剛石線鋸原來由日本生產,在4月份的機床展上已看到實物,目前國內有幾家超硬制品生產企業也已投入生產,必將對綠碳化硅微粉市場產生沖擊。其實這些不利因素也不是什么壞事,面臨嚴峻的局面,能使身處逆境的企業老板們冷靜思考,重新謀劃,再次創業,使企業再上新臺階。
3、幾點建議
(1)、緊跟國家政策,適時調整產業結構。企業領導在這點上頭腦一定要清楚,否則生存空間就會被擠壓、被淘汰。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磨具、碳化硅、微粉等企業調整格局已基本清晰。有些企業目前已經調整了產品結構,對原有產品進行揚棄,舍棄無競爭力的低端產品,研發高端產品,企業已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還有很大一部分企業在痛苦中掙扎。建議有能力的企業,與院校,研發機構聯合,舍得投入些資金,研發新產品,盡快投放市場,產生效益;也可以加強企業之間的聯合,把各個企業之間的優勢發揮出來,形成規模化生產,贏得政府的重視,也增加市場抗風險的能力;還有一些企業可以采取轉行(其實已經有部分企業這樣做了)。
(2)、有針對性的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大家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對下游企業深入作些調查,看對方需要什么品質的產品,增加產品生產的針對性。大企業做強,小企業做精,關鍵是生產的產品要產銷對路。生產有特色的產品,下功夫是可以做到的。低層次,隨大流已經沒有出路。下游行業涉及面非常廣,深入一個領域做精、做細,企業就可生存發展。
(3)、下大功夫做好節能環保工作。這是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新興產業中的一項,與我們行業密切相關,在磨料磨具生產過程中,還存在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問題,是大有潛力可挖的,未來磨料磨具生產在能耗、節能減排設備和工藝上改進發展,不但企業可降低成本,關鍵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能贏得市場,能贏得政府支持,企業就有發展的支點。
新的產品在等待我們研發,新的道路等待我們開拓,我們要在國家新興產業政策引領下 ,開辟出磨料磨具行業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