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雞西市工信委堅持把大項目建設作為加快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第一要務”,千方百計謀項目、全力以赴抓項目。今年該市工信委共安排了100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千元以上的項目,計劃總投資167....
雞西市工信委堅持把大項目建設作為加快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第一要務”,千方百計謀項目、全力以赴抓項目。今年該市工信委共安排了100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千元以上的項目,計劃總投資167.5億元。當年完成投資54.6億元。是近年來項目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一年。 精心準備、搶前抓早,確保項目早開工、早見效。為保證項目早開工、早建設,雞西市工信委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謀劃今年的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并幫助企業同步做好可研、設計、規劃、環評等前期準備工作,力爭使更多的項目盡早開工。同時,圍繞項目早投產、早見效,積極幫助項目建設單位推進設備采購、市場開拓和水、電、煤、運輸等生產要素組織等準備工作,確保更多的項目盡快投產,盡快見效。今年一季度項目開工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立足優勢、科學謀劃,發揮重大項目在工業經濟結構調整中的作用。針對金融危機中該市工業經濟暴露出來的深層次問題,雞西市工信委把項目建設與全市工業經濟調結構、轉方式統一起來,按照“挖潛力、促增長,調結構、促轉變,上項目、促發展,惠民生、促和諧”的要求,積極謀劃和組織實施一批促進產業升級的大項目、好項目。如圍繞煤化工基地建設,初步落實開工、謀劃項目12個,計劃總投資額75.4億元。圍繞做大做強煤機產業,打造“煤機之城”,重點謀劃和組織實施了4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項目;圍繞石墨的精深加工,打造“石墨之都”,重點謀劃和組織實施了4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項目;圍繞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謀劃和組織實施10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項目。這些大項目的建成和投產將進一步優化雞西市工業經濟結構、延長產業鏈條、形成新的產業集群。
完善機制、狠抓落實,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實施了項目督察機制、責任機制和目標考核機制,對照項目年度計劃層層分解工作目標,層層落實工作責任,細化項目建設時間進度,定期考核;建立了重點工業投資項目管理網絡和聯系會議制度,及時了解、掌握重點項目建設動態信息,隨時協調解決重點項目出現的問題;對列為省、市工業重點項目的,實行領導包保責任制,負責從項目謀劃、推進,一直到竣工驗收的全過程跟蹤、協調、督促,確保項目按計劃建設和達產達效。
拓寬渠道,破解瓶頸,積極做好融資服務工作。雞西市工信委針對項目建設與融資不同步,建設進度受到影響和制約的實際,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想方設法拓展融資渠道,解決項目建設中的融資難題。一是加大對上爭取資金力度。今年初,工信委對今年國家、省扶持資金情況進行了全面梳理,做到了心中有數。同時,加強工業項目的策劃、儲備,建立健全重點項目庫,為爭取更多的資金扶持奠定了基礎。二是促進銀企有效對接。搭建了融資服務平臺,與工商銀行、市郵儲銀行、哈爾濱銀行雞西分行,市農村信用聯社等多家金融部門建立合作關系,共同組成融資推進組,深入企業和項目現場、一企一策、現場辦公,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項目,在短時間發放貸款,有效地緩解部分重點項目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三是拓寬融資擔保渠道。積極努力爭取雞西市確定為省工業企業助保金試點市,待助保金正式運行后,將有一批發展前景好、但缺乏融資能力的企業和項目得到省工業助保金的扶持。
轉變作風,提升效能,為項目建設打造優良環境。工信委在項目建設中,堅持 “大工業”概念,主動參與涉工的項目建設、招商引資、貿易洽談、經濟合作,全方位地為項目建設提供服務。同時在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上,市工信委提出“只要是企業合理需要的,就是我們要做的”,前移服務平臺,整合工作流程,壓縮工作時限,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積極為項目建設打造環境最寬松、服務最到位的優良環境。
信息來源:黑龍江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