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是一個五金大國,這早已是不爭的事實。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我國五金行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蒸蒸日上的五金大國,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只占世界10000億美元的3%,一個...
中國是一個五金大國,這早已是不爭的事實。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我國五金行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蒸蒸日上的五金大國,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只占世界10000億美元的3%,一個中國生產、出口價僅為1元的五金部件,換上外國的牌子后身價可差十幾倍、幾十倍……這些無不表明,中國不是五金強國,不管是規模、戰略策劃、品牌、技術,還是渠道、科學決策機制、服務等方面都同發達國家有著明顯的差距。加上國外優質的五金產品將長驅直入,中國的五金企業將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嚴峻挑戰。 在此背景下,江蘇姜堰傳來一個令五金界振奮的消息,一座規模創全國新高的華東五金城在那里崛起。這樁中國五金業內的盛事,吸引了全國工商聯五金商會的數名“大佬”級人物來到姜堰,并與華東五金城的締造者和當地黨政領導會面。他們的談話只有一個內容,那就是中國如何實現從“五金大國”向“五金強國”的轉變,以及華東五金城在這一過程中應該扮演何種角色。
吳石川(中華全國工商聯五金商會會長):
我國每年有100多億美元的五金產品出口(不含廣義五金概念中的機電產品),但真正賺到的利潤卻是微乎其微,這是我國五金界非常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也是中國五金業的根本問題。目前,中國的五金制造商的原始積累和財富積累還沒有達到一定程度,因此,做大做強五金產業還需一段很長的時間。我曾到過臺灣一個生產筒頭子的車間參觀,人家一名工人一臺小設備,每天生產1.5萬個,產值近20萬元人民幣,產品合格率在98%以上。他們的材質好固然是一個重要方面,而科技含金量是一個主導方面。為了提高技術含量,學習外國的先進的生產技術,我們不僅走出去同國際交流,而且今年爭取到在中國的家門口舉辦世界第三大五金展,展期在國慶期間,目前已有3000多個攤位被國內外五金廠商訂走。通過會展這個平臺,國內商會和國外商會對接,國內五金企業家同外國五金企業家面對面交流,最終達到實現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目的。
在國際化的過程中,我們要應對挑戰,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要搭建好平臺,整合好資源。華東五金城要打造一個國際國內五金采購中心,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我們覺得她有活力,首先是因為它的地點選得好。姜堰周邊的五金產業是全國最大的五金產業集群之一。華東五金城的崛起對整合江蘇的五金資源,推動全國五金產業的發展是一大貢獻。我們的目標是,第一步追趕臺灣,第二步追趕歐美,與世界先進水平平起平坐,真正圓我們的五金強國之夢。在這方面,華東五金城一定要發揮作用,帶個好頭,縮短同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
毛偉明(中共江蘇省泰州市時任市長):
五金產業在泰州的地區經濟里是當仁不讓的“主角”,是泰州經濟工業化、新型化的最好注釋。泰州的努力方向,是成為一個動力城、化工城、醫藥城。在這樣的經濟格局中,五金產業和它所帶動的相關產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華東五金城,作為一個五金產業的新型業態,所形成的輻射作用,也使其成為一個五金產業鏈的核心部分,可以這么說,華東五金城將對泰州經濟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對泰州乃至江蘇的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起到典范作用。與此相對應的是,華東五金城的優勢正在進一步顯現,一個剛剛得到的內幕消息是,國家正有意將穿越姜堰境內的寧靖鹽高速公路,升級為國家級輻射線路,姜堰在交通上的地位將極大提高。加之目前姜堰所擁有的沿江、沿路優勢,姜堰將不僅僅是江蘇地理位置的核心,更是五金產業的核心。
勞健斌(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五金商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工商聯五金機電商會會長):
我是第二次來姜堰,原來對江蘇姜堰沒什么了解,華東五金城落戶姜堰后,我對姜堰有了更深的了解。搞市場產業基礎和物流條件很關鍵。我們廣東幾年前有個地方辦了一個綜合市場,共有1700多個鋪位,但招了近兩年的商,僅招了150多戶,原因是定位不準、交通不便。后來這個地方通了高速、鐵路,這個地方的物流條件變得很好,我們通過爭取,將五金市場定為廣東五金物流基地,加上當地政府的努力,吸引了大量五金企業入駐,這個市場的招商頓時火爆起來,1700多個鋪位在幾個月內被一搶而空。華東五金城無論從產業的優勢,還是從物流的優勢都遠遠高于廣東,華東五金城作為“華東五金物流基地”,周邊有近40個城鎮都是專門從事五金產業,產業鏈的基礎已頗具規模,加上這里的交通物流條件確實非常獨特、非常優越,以之為紐帶,它一定會前途無限。
傅森林(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五金商會常務副會長、香港海外商業聯誼會理事長):
我國的五金產品出口額僅占3%,不僅僅是科技含量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品牌問題。品牌包括很多內容,它包括服務、信譽等。信譽是金,誠信經商是根本之道。我是日本一家公司在大陸的總經銷商,我們特別講誠信。而我們國內一些企業,誠信度較差,出現了假藥、假酒等,什么假貨都有,真令人痛心。如果我們生產的五金產品,不貼人家的牌子,而是以自己的牌子去銷售,也能和貼牌銷售價格一樣,那么我們的GDP也不知翻了多少番。所以在這個意義上,需要提倡的是:誠信勝金。這里我還要說一下,做大做強我國五金產業,大的財團介入是一個關鍵因素。日本的松下、索尼原來都不是搞電器的,但他們是一個很大的財團,在看到了家用電器的發展前景后,他們都介入了,現在差不多是一統天下。有人問我,隨著國際大的財團進入中國五金行業,華東五金城有沒有被收購的可能。這里我可以明確地說:不可能。因為華東五金城本身就是個大的財團,況且它已捷足先登。
高文光(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五金商會副會長,天津市工商聯五金商會會長):
如何創造中國自身與市場相稱的品牌,這是我們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我們大量五金產品與國外品牌質量上相差無幾,甚至超過國外產品,但由于缺乏市場創造和品牌經營能力,至今沒有取得應有的市場地位。隨著WTO的加入,一大批國際知名品牌還要大量的涌進中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狼來了"。狼來了并沒有什么可怕,關鍵我們是要有很好的獵槍去堵住它。我國五金行業的生產、營銷的發展必須順應國內國際的潮流走向國際化,并以新的營銷體制來拉動企業發展,打造國際概念。目前,我國的五金產品幾乎沒有在國際上打得響的品牌,就像浙江的永康,雖然在國內享有盛名,但它還是浙江永康,而不是中國永康,還沒有走出國門。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拼搏,中國五金產品在國際上打響的品牌會越來越多。希望華東五金城在這方面做做文章,將目光放在建立“大中華”品牌的宏偉目標上,為中國五金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褚延運(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五金商會副會長、山東省工商聯五金機電商會副會長):
有一個問題也不能忽視,就是我們的五金生產企業要以民族利益為重,絕不能因為自己的利益,搞不正當的競爭。中國地域廣闊,各地區發展經濟的條件有較大區別,五金產業也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征,目前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近年來,長三角經濟區已成為外商投資增長最快的地區,在這種形勢下,江蘇五金產業擁有了巨大的優勢,這種優勢則可以通過輻射腹地的擴大,保持和提升這種優勢地位。這對國內其他五金產業基地來說,首先要看到有比較才知不足,有競爭才有發展,但各五金產業帶的發展必然堅持各產業帶之間的良性競爭,這也將有利于各地區五金產業活力的增強和經濟增長速度的加快。
周才炳(江蘇省工商聯五金業商會會長,華東五金城董事長):
2002年,我還不知道中國有個姜堰市。在充分的市場調研中,專家調研報告告訴我,姜堰是江蘇省最佳五金交易平臺。隨著浙江、蘇南等區域的水、電、土地等資源日益短缺,長三角的五金產業正向泰州、南通等蘇中地區轉移。通過多年的發展,江蘇已經形成一個以姜堰為中心的五金生產圈,可盡管是五金供需大省,但省內缺乏上規模的五金交易平臺,有相當一部分五金產品在省外大型市場交易。這樣,一方面江蘇的五金產品涌到外省交易,另一方面,江蘇各地又要從外省購入大量五金商品。這一矛盾增加了五金生產商和經銷商的成本,削弱了江蘇五金產品的競爭力。因此,江蘇急需一個大規模的五金交易平臺,整合現有資源,提升五金產業檔次。為了打響華東五金城自己的品牌,我們早在市場啟動之初,就有了這方面的準備。目前我們已注冊了27個門類,380多個產品的商標,一旦市場運營,我們就把這些品牌拿出來,釋放華東五金城作為華東五金物流中心、作為一流品牌市場的巨大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