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此間舉行的中國-東盟自貿區論壇上,專家表示,建立相關技術標準是進一步推進中國與東盟合作的當務之急。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研究學部主任張蘊嶺指出,技術標準不統一是制約自貿區發展的重要因...
在此間舉行的中國-東盟自貿區論壇上,專家表示,建立相關技術標準是進一步推進中國與東盟合作的當務之急。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研究學部主任張蘊嶺指出,技術標準不統一是制約自貿區發展的重要因素。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規劃部副主任胡東升認為,在與東盟國家的合作過程中,技術標準是政府面臨的非常現實的問題,也是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需要政府間不斷完善協調。他說,我國的一些行業標準甚至沒有英文版本,難以得到東盟國家的認同,加之很多中小企業沒有能力翻譯這個標準,這不利于我國企業走進東盟。
胡東升說,國家標準體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需要從戰略性的長遠利益來考量。雖然我國很多行業標準在國際上已經處于領先地位,但由于我們的標準沒有發言權,在與東盟國家的合作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不被認可的尷尬局面,產生很多技術壁壘。他建議,政府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努力同相關國家合作,建立和完善相應標準以幫助企業解決這個突出問題,降低企業成本。
文萊外交與貿易部的林玉輝說,自貿區并不僅僅是意味著零關稅,還意味著在標準、體制等很多方面的磋商和合作,建立統一的標準才能真正實現貿易的自由暢通。“我們已經在零關稅方面作出了很多的努力,但還有很多的領域等待開拓,其中的一個領域就是使用共同認可協定機制(MRA)來推進貿易合作。在農產品的合作、海關檢驗檢疫程序等方面,可以進行更多的協調來確保我們的產品能夠達到更高的標準。”泰國商業部貿易談判司司長楠塔婉?薩坤塔娜表示。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