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6月初,韓國貿易委員會做出反傾銷復審判決,裁定征收中國瓷磚生產企業9.14%~29.41%不等的反傾銷稅率。7月中旬,韓國對華瓷磚反傾銷案即將作出最終裁定。6月29日,在終裁結果出...
6月初,韓國貿易委員會做出反傾銷復審判決,裁定征收中國瓷磚生產企業9.14%~29.41%不等的反傾銷稅率。7月中旬,韓國對華瓷磚反傾銷案即將作出最終裁定。6月29日,在終裁結果出來之前,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攜手部分涉案陶瓷企業召開“反對韓國對華瓷磚反傾銷調查不公平對待討論會”,對韓國對中國瓷磚產品征收高額且存在“不公平”反傾銷稅的判決發出強烈的吶喊,表達了中國陶瓷企業在國際貿易上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不滿和反抗。這也是在目前國內市場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先后遭遇歐盟與泰國反傾銷之后,韓國市場再“告急”,中國陶瓷行業面臨的“內憂外患”雙重夾擊。
爭議:
判決標準缺失,“傾銷”瓷磚價格高于韓產品,應訴企業反被征重稅
6月2日,韓國貿易委員會做出反傾銷復審判決,裁定了征收中國瓷磚生產企業高達29.41%反傾銷稅率,其他供應商征反傾銷稅率為16.07%,并將征收中國瓷磚反傾銷稅延長3年。這一判決一出,在中國陶瓷業界引起不小波動。
記者在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起草的申訴調查函中看到一些業內知名的大企業,在以往均以高于韓國本地同類產品的價格出口到韓國,并未進行產品傾銷。但韓國仍以高達29.41%的反傾銷稅率處罰這些企業。而一些銷往歐盟國家的品牌均以較高的價格水平進行其陶瓷產品的,并以優越及高品質制造商的身份,卻被歐盟貿易委員會裁決為享受最低的反傾銷稅率,然而,該公司卻獲得了17.37%的反傾銷稅率裁定,這明顯要高于未應訴企業所獲得的16.07%的反傾銷稅率。此外,佛山的一些一線品牌在第一輪執行反傾銷稅時的稅率是7.4%。而此次反傾銷稅率卻調整至29.41%,這似乎更加表現出此次判決的“隨意”、“不公”,其判決法律標準缺失。
被判定征收高關稅的企業只有為數不多的積極應訴的陶瓷企業,而對某些未應訴企業則只征收16.07%的反傾銷關稅,甚至9.14%的超低稅率,這樣矛盾而不公正的判決讓企業都倍感不滿。“這是非常不公平的。一般來說積極配合調查的企業會獲得相對較低的稅率,但韓國的卻剛剛相反,這說明他們的裁決是存在問題的。”亞細亞陶瓷國際事務部總經理廖丹說,“我們出口韓國的都是高端產品,價格約9美元/平方,韓國本土產品平均在4美元/方。我們價格高出一倍,這怎么會是低價傾銷呢?”
影響:
重稅之下,300多家受影響佛企韓國市場份額暴跌,部分企業幾乎無利可圖
根據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統計,2008-2010年中國瓷磚進入韓國市場每年的平方米及銷售額為:2008年3354.9萬平米,1.49億美元;2009年2981萬平米,1.4億美元;2010年58.2萬平方米,1.47億美元。
由于中韓貿易的發展,韓國也成為中國陶瓷出口的第一大國,占總出口額近兩成,其中由佛山出口的占全國逾70%。
此次反傾銷將涉及300多家佛山企業,其中不乏一些業內知名品牌。多家涉案企業表示,若反傾銷稅率最終確定,大部分佛山陶企對韓國的出口份額將大幅萎縮。自2010年6月韓國貿易委員會對中國出口韓國瓷磚展開反傾銷調查開始,中國瓷磚在韓國市場的銷售就受到影響。據業界人士透露,佛山某一線品牌,2010年之前,其產品出口至韓國總金額量每年達3000萬美金,而在今年跌至200萬美金。下降幅度之大,令人汗顏。
韓國陶瓷市場在部分企業在被課以29.41%的重稅后,中國陶瓷企業在韓國市場幾乎無利可圖。佛山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上一輪反傾銷中,我們產品對韓國出口量占公司出口總額的比例從30%~40%下降到10%左右。“現在征收高達近30%的稅率,對于我們剛剛復蘇的韓國市場來說產生很大的沖擊。”她表示,按這個稅率,公司出口到韓國的產品利潤幾乎為零。
反應:
國家商務部關注,行業協會已向世貿提交申訴調查函,企業欲扛輿論大旗
面對不公平的貿易行為,部分陶瓷企業與國內陶瓷行業協會紛紛開始行動。據悉,目前已有21家企業應訴。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組織有關會員企業準備對韓國貿易委員會的不公平判決進行申訴,相應調查信函已向國家商務部及世界貿易組織提交。并由業內幾家較大的公司牽頭,聯合其他瓷磚企業及行業協會,共同向國家商務部及世界貿易組織提交中國企業的意見。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在討論會上宣讀了協會發出了告大韓民國的信函,指出韓國在單邊判定的不合理做法。協會同時呼吁更多企業參與應訴,爭取公平待遇。
某知名企業總裁說:“我公司出口往韓國的比例占總出口額的2%左右,主要瓷磚規格在600*600/300*600等大規格產品,與韓國自主生產的瓷磚產品有較大的差異化。以前韓國對我們出口的大蒜提起反傾銷,中國都能勝訴。韓國對華瓷磚反傾銷我們也有信心爭取申辯的機會,定能勝訴。將來佛山陶瓷品牌還要走出國外,在國外大膽設廠,將生產基地安置在貿易國,打響民族品牌。”據他透露,鑒于歐盟、泰國對華反傾銷案中中國陶瓷企業應訴效果不理想,這次陶瓷企業將改變策略,利用韓國大眾媒體資源,通過中國媒體的力量給予韓國相關部門施加輿論壓力。
結局:
最差結果“中韓雙輸”,韓國企業、經銷商也受波及
根據海關出口數據顯示,韓國市場是中國陶瓷出口貿易最大的市場,國內陶瓷企業出口到韓國的份額遠遠高于出口到歐盟等國,被課重稅將直接影響中國企業的對外貿易。業內人士指出,韓國市場的本土企業較少,而且生產瓷磚產品規格花色、品種都單一(以200*200,300*300的內墻磚、仿古磚為主),生產技術落后,韓國約90%瓷磚需要從中國、印尼等國家進口。中國陶瓷“被傾銷”之后,韓國極有可能謀求與泰國、印尼等國家促進貿易合作,來彌補陶瓷產品的缺口。因此韓國對華反傾銷只能徒增雙方成本,有可能引發“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雙輸結局。
許多韓國陶瓷企業、陶瓷經銷商以及建材、物流等企業也在此次韓國對華反傾銷案中受波及。亞洲陶瓷韓國客戶代表金先生說:“反傾銷稅令中國陶瓷在韓國受歡迎度大打折扣。韓國市場方面也極有可能尋求印尼、泰國等其他國家進行密切的雙邊貿易,中國陶瓷企業要勇于打贏這場仗以贏取更重要的市場地位。”他表示,由于韓國對中國陶瓷企業的征收較重反傾銷稅,削弱了不少中國品牌投資和進駐韓國市場,也對韓國建陶行業的產業鏈上的不同企業造成嚴重挫傷,這對中韓雙方建陶產業發展都不利。
來源:家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