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本東北部海域3月11日發生的9級大地震及海嘯,將給日本帶來1220億至235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約占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5%至4%。而日本災后重建可能需要5年時間。世...
日本東北部海域3月11日發生的9級大地震及海嘯,將給日本帶來1220億至235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約占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5%至4%。而日本災后重建可能需要5年時間。世界銀行表示,此次日本大地震對日本實際GDP增長的負面影響預計將持續到2011年年中。之后,隨著災后重建進程的加快,日本經濟增速會在隨后的幾個季度逐漸回升。雖然現在做出準確的估計仍為時過早,但世行預計,災害所造成損失可能超過1995年的6.9級神戶大地震所造成的損失。 3月11日的日本地震海嘯當天,鐵礦石掉期合約價格出現明顯跌勢。根據鐵礦石指數機構TSI提供的數據,新加坡交易所4月主力合約當天下跌2%,報收于150美元/噸。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琳發現,3月11日日本地震后,鐵礦石價格每天跌2美元/噸。
3月15日,印度63.5%粉礦中國到岸價跌至172~173美元/噸,比3月14日下跌3美元,和一個月前197~199美元/噸的高點相比,下跌幅度較大,創下2010年1月份以來的新低。3月16日,印度品位為63.5%的鐵礦石CIF價格(成本加運費加保險費)為170~173美元/噸,和前一日相比再次放低。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地震導致近期鐵礦石降價,然而在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赫榮亮看來,“當前礦價下跌處于慣性通道,非地震所致。地震可能推動礦石價格降速加快,但目前鐵礦石價格下降仍處于慣性通道中。”
首先,近期鐵礦石降價是延續前期下跌行情。日本地震前,鐵礦石市場成交量已經不大,進口企業的觀望情緒濃厚,畢竟鐵礦石價格從2月份的高點回落,僅僅一個月,市場看跌氛圍濃厚,貿易商還在等待。當然,不可否認,日本地震加劇了短期觀望氛圍,出現了15日單日下跌3美元的情況,但16日礦價旋即走勢平穩,表明市場已經趨于理性。
其次,近期鐵礦石價格下降是我國采購減少的體現。1月份我國鐵礦石超量進口后,2月份進口回歸正常。2月中國進口鐵礦石4864萬噸,環比下降29%。但目前,我國的鐵礦石進口量依然偏大,今年前兩個月的進口量已經達到1.176億噸,較去年大增23%。鐵礦石進口量的上升,已經形成了可觀的港口庫存。截止到3月11日,中國鐵礦石港口庫存已達到8040萬噸,較今年年初增加648萬噸。
此外,“日本鋼廠一般用的是協議礦,而非現貨礦。”赫榮亮說,“日本鋼鐵企業一般不從現貨市場采購。目前日本鋼廠與礦山企業的合同依然在,考慮到地震屬于不可抗力,雖然會有部分合同取消,但大部分礦企會選擇推后交貨期,適當控制產量,剩余礦石銷售到現貨市場,其規模會小于供給日本企業的數量。”
日本受災地區鋼廠停產,短期會對鐵礦石市場形成影響,但長期看,地震災后的重建工作,將消耗掉大量的鋼鐵產品,反而刺激鐵礦石需求上升。歷次震后經驗表明,重建所需的物資將大幅上升。比如在我國發生的汶川地震后,重建耗費了大量物資。2008年主要受災區四川省做出估計,3年恢復重建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中,鋼材3700萬噸,水泥3.7億噸,此外還需要大量平板玻璃、建筑用陶瓷、沙石、瓦等建筑材料。
日本建筑屋用鋼較多,待到重建,將耗費大量鐵礦石。目前鐵礦石價格還在回落過程中,鋼廠應該追蹤礦價,適當時機買入。震后日本需要大量鋼材,待到日本需求上升,估計鐵礦石價格將大幅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