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7年環氧樹脂行業發生的大事如下:07年國內環氧樹脂產能保持高速增長07年國內環氧樹脂產能繼續以超過20%的水平增長,產能由75萬噸增至95萬噸左右。5月初,江蘇三木新擴的2萬...
2007年環氧樹脂行業發生的大事如下: 07年國內環氧樹脂產能保持高速增長
07年國內環氧樹脂產能繼續以超過20%的水平增長,產能由75萬噸增至95萬噸左右。
5月初,江蘇三木新擴的2萬噸/年的環氧樹脂裝置投產;
8月初,建滔(江陰)2.5萬噸/年的液體環氧樹脂裝置試運行,并于8月中旬正式出料。
8月8日,岳化新擴的1.8萬噸/年的液體環氧樹脂裝置投料試車,其液體樹脂的生產總能達3萬噸/年;
8月15日,國都化學(昆山)新擴的2萬噸/年液體環氧樹脂裝置正式投產,其總產能達6萬噸/年;
11月底12月初,上海元邦3.6萬噸/年的環氧樹脂項目順利投產,標志著其向環氧樹脂行業的又一邁進;
12月中旬,江蘇揚農新建的2.5萬噸/年的液體環氧樹脂裝置投料試車,裝置開工正常,并計劃于08年初開始正式外銷;
12月底,長春(江蘇)新建的5萬噸/年的液體環氧樹脂計劃試車,預計于08年1月中下旬可正常出料。
江蘇三木環氧樹脂擴能計劃連連
4月底5月初,江蘇三木集團有限公司新擴的2萬噸/年的液體環氧樹脂裝置正式投產,對外銷售,至此其環氧樹脂總產能達到6萬噸/年。另,工廠正對現有的裝置進行技術改造,預計于08年5月前后其年產能將擴至10萬噸。同時,工廠計劃于08年在泰興經濟開發區新建一套5萬噸/年的液體環氧樹脂裝置,完工后,江蘇三木集團將擁有每年15萬噸的液體環氧樹脂生產能力。
江蘇揚農躋身環氧樹脂行列
經過06至07一年時間,江蘇揚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作為ECH業界的一支生力軍開始逐漸在市場上站穩腳跟,而他們隨即又將眼光投向了下游環氧樹脂產業,新建一套2.5萬噸/年的液體環氧樹脂裝置,并于12月底正式向市場投放產品。據工廠相關人士表示,其二期2.5萬噸/年的液體環氧樹脂裝置已在建設中,預計至2008年5月可完成投產,這標志著江蘇揚農環氧產業鏈的逐漸成熟。
環保審查力度加大“黃山兵團”面臨新的考驗
2007年,一場太湖藍藻事件,使環保整治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部分環氧樹脂工廠因環保投入不足,面臨被勒令減產甚至是停產的尷尬局面。而黃山地區作為國家著名的風景區,同時也是國內固體環氧樹脂生產的重要基地,環保審查更為嚴格,2007年下半年當地固體環氧樹脂工廠不斷受此影響,裝置開工負荷整體保持在5成左右的水平,而其上游環氧氯丙烷也因樹脂需求不足導致了市場行情一路下滑,影響面相當之大。因此,黃山當地固體環氧樹脂在尋求產品質量提高的同時,加大環保整治力度成為今后發展的重中之重。環氧樹脂列入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國內出口之路愈顯難度。
7月23日,商務部、海關總署于聯合發布2007年第44號公告,公布新一批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其中涉及初級形狀的環氧樹脂具體執行辦法為:企業開展限制類商品加工貿易,在合同備案時,須繳納臺帳保證金;企業在規定期限內加工成品出口并辦理核銷手續后,保證金及利息予以退還。初級形狀的環氧樹脂作為該目錄中的A類產品,需繳納50%的保證金。
近年來,國內環氧樹脂出口量逐月增加,出口集中在加工貿易方面,前期出口退稅從11%降至5%并未對環氧樹脂出口造成實質上的影響,而《目錄》無疑是對出口退稅政策的補充。從其影響來看,必然會給工廠帶來資金流轉及財務方面的壓力,但對于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廠而言,此種負面影響程度有限,相反從一定程度上弱化國內出口的競爭,而對資金較不充裕的小廠來說,目前當務之急是要在質量上尋找出路,站穩在國內環氧樹脂市場上的地位。
環氧樹脂最惠國進口稅率08年起調整12月24日,《2008年關稅實施方案》經國務院批準,將自08年1月1日起實行,在最惠國稅率方面,我國繼續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關稅減讓承諾,而環氧樹脂的進口關稅將由現有的7.6%下調至6.5%,這將意味著國外環氧樹脂進入中國的門檻又降低了,同時也增加了國內環氧樹脂產業的競爭,促進國內行業往更高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