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淘寶商城,一家名字叫開拓工具的旗艦店展示的五金工具幾乎都是國外生產,有德國生產的螺絲刀,日本生產的電子批,英國生產的扭力扳手,意大利生產的電子鉗,美國生產的測溫儀,瑞士生產的軍刀...
在淘寶商城,一家名字叫開拓工具的旗艦店展示的五金工具幾乎都是國外生產,有德國生產的螺絲刀,日本生產的電子批,英國生產的扭力扳手,意大利生產的電子鉗,美國生產的測溫儀,瑞士生產的軍刀,以色列生產的工業用刮刀,……。這些來自世界頂級工廠生產的五金工具,無一例外的貼牌都是“開拓”。 上海偉雅在采訪中了解到,1997年,23歲的吳獻法在浙江臨海建立了自己的工廠,雖然企業小如作坊,但是客戶向他要的是“國標”產品。吳獻法受客戶啟發,注冊了“EXPLOIT開拓”,是第8類五金工具商標。1999年他拿到了“EXPLOIT開拓”的注冊商標后,委托全國300多家能夠達到國標標準的工廠貼牌生產五金工具,同時,又先后在全球60多個國家注冊公司品牌EXPLOIT(開拓),有各項專利產品20多種,產品銷往9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市場上有20多家加盟商。
在這個階段,吳獻法實行的是買全國賣全球的戰略,就是從全國各地買進貼牌生產的五金工具,再賣到全世界去。隨著戰略實現,公司也完成了轉型,搬遷到義烏成立了開拓五金有限公司,成為一家專業的集設計、開發、生產、品牌管理、營銷為一體的五金工具企業。
2010年,有兩件事情深刻影響了吳獻法。義烏商城集團提出“買全球,賣全球”戰略,就是進口全球的名優商品,通過義烏,賣到全國各地,賣到世界各地。這個新設想讓吳獻法重新考慮委托貼牌生產的對象。與此同時,義烏網商協會向他介紹了淘寶商城中網貨品牌的發展正逢其時,促動了吳獻法在淘寶網上賣世界頂級工廠貼牌生產的高檔五金工具的念頭。
吳獻法介紹,他們在淘寶商城的旗艦店是2010年6月開業的,半年時間就已經達到月銷售額50萬以上了。不要小看這50萬,因為這50萬賣的都是高檔產品,“我們淘寶商城上線以后,拳頭產品就是德國等一批國家制造的螺絲刀、鉗子、電子批、扭力扳手。在淘寶網的集市店里,一把螺絲刀才賣1元錢,我們一把螺絲刀是50元。”
來自世界頂級工廠生產的五金工具已經陸續登錄淘寶商城開拓工具旗艦店,在最近幾個月里,這些產品的數量將達到2000多種商品規格。其中德國貼牌的有鋼絲鉗、尖嘴鉗、螺絲刀,日本貼牌的有機維修工具,英國貼牌的有扭力扳手、工業用鋸條,意大利貼牌的有鎖具,美國貼牌的有儀器儀表,瑞士貼牌的有刀具,以色列貼牌的有工業用刮刀,……。“未來5年,我們要把自己EXPLOIT品牌打造成國際品牌,貼牌生產的產品會達到上萬種商品規格。總之,世界上出名的工業品制造國,我都會去談貼牌的事宜。我們的目標就是在全球制造,在全球銷售。買全球,賣全球。”吳獻法如此豪邁表示。
為什么要讓國外工廠貼牌生產呢?吳獻法告訴,這些國家都是工業基礎百年的國家,做出的產品品質高檔,專業,都是工業級產品,可以用于核電廠、發電廠等專業強、科技含量高的設備維修,也可以用于高科技領域產品上的制造工具。他說,“五金工具,就如飛機工業、轎車工業同樣的性質。我們在德國貼牌的工具,消費者就會認可是德國的質量。”
在中國,高檔五金工具的市場已經成熟了嗎?吳獻法說,“我是這樣定位的,中國的消費品市場,在當下的全球,消費能力越來越強,奔馳、寶馬等奢侈品都蜂擁進入中國,五金工具中的高檔品還沒有進來,我們要搶先進入市場。我還通過市場調研,了解到中國的核電站、電廠、發電站必須用高質量的專業工具,他們目前還需要派人到國外采購。義烏國際商貿城開設進口商品館,小商品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的啟動,是我們遇到的又一次機會,我們公司全球化戰略也就啟動了。”
高檔產品如何賣全球,吳獻法說目前會通過兩個主要渠道,一個是義烏國際商貿城的進口館,一個就是淘寶商城。簡單講,吳獻法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全世界頂級工廠生產“EXPLOIT開拓”的產品,再從義烏國際商貿城銷售全世界、從淘寶商城銷售全中國。
吳獻法認為,委托貼牌生產的全球頂級工廠雖然也擁有自己的品牌,也能夠進入中國市場,但是他們的銷售成本會很高。開拓工具在中國的零售將全部在網上實現,因此開拓工具也是網貨品牌,它們在網上的價格會遠遠低于同樣質量的國外品牌。
對于目前在淘寶網上已經達到的月銷50萬的成績,吳獻法認為還是滿意的。他說,使用有質量保證的工具,已經能夠被消費者接受。
開拓工具在淘寶網上的銷售模式是發展代理商,主要是發展80后90后的大學畢業生這個新創業群體做網絡代理商。目前,成功加盟開拓工具的已經有50多家代理商,其中做得最好的是一對小夫妻,2臺電腦,月利潤達到1萬元。
吳獻法知道,五金工具行業,對于淘寶網來說是非常冷的行業,不是感性消費的行業。但是淘寶商城很重視這個行業的進駐,準備拿開拓工具做測試,看看在規定的時間段里可以達到的銷售額,這也是在測試中國網購群體的消費能力。4月6日到18日,正逢淘寶商城三周年,一場促銷活動將檢驗理性消費品的手動工具,能否打造成感性消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