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村村點火,處處冒煙”。如果時光倒退5年,用這句話形象表述晉陜蒙接壤區的環境污染狀況一點不為過。僅我省榆林境內,300多家煤礦、500多家各類高耗能化工企業,整天吞云吐霧不算,時不...
“村村點火,處處冒煙”。如果時光倒退5年,用這句話形象表述晉陜蒙接壤區的環境污染狀況一點不為過。僅我省榆林境內,300多家煤礦、500多家各
類高耗能化工企業,整天吞云吐霧不算,時不時讓生產廢物在場地周圍肆意排放。環保設施簡陋、高耗能、高污染,是外界對榆林及周邊資源富集區的直觀印象,當
時從中央到地方媒體曝光率最高的也就是這里的環境污染,因此地地處晉陜蒙接壤區,被媒體戲稱為“黑三角”。在對待企業環境污染這一問題上,多年來榆林市
委、市政府更多的是用大環保、綠色環保的理念去審視對待,他們更注重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綠色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更注重區域經濟中各項產業的眼前利益與長遠
利益的統一,采取疏堵結合的辦法,短短幾年,在引導民營企業走出低端、粗放、無序生產經營實現了企業自身“升級”、“換代”的同時,自然也實現了企業自身
的綠色經營、環保經營。到目前152家土煉焦爐,12家耐火磚廠、12家碳化硅全部被關閉,盡管許多企業遭受了不小的損失,企業經營業也經歷了長時間的“
陣痛”,但取而代之的是,載能工業園區內清潔型、循環型、有市場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不斷興起,被譽為區域經濟中流砥柱的地方載能特色工業的蘭炭、煤焦油
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