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優勢成劣勢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成本低廉,但恰恰是這種所謂的優勢影響了中國刀具業的發展。發達國家的機械制造業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有了較大的飛躍和革新,高效機床、數控機床、加工中...
一、優勢成劣勢中國勞動力資源 豐富,成本低廉,但恰恰是這種所謂的優勢影響了中國刀具業的發展。
發達國家的機械制造業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有了較大的飛躍和革新,高效機床、數控機床、加工中心替代通用機床成為企業的主要制造裝備?!?br />
這種變革也相應地促進了刀具業的進步——原來大批量生產的標準刀具市場越來越小,而個性化的高效現代刀具成為主流。
對我國而言,機械制造業面貌的真正改變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這種改變盡管帶來了機床工具行業的一定發展,但卻沒有出現國外那樣顯著和快速的連鎖反應。其中—個重要原因就是,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使很多企業產生惰性,企業更愿意依靠增加勞動力而不是改用高效先進設備來滿足加工要求。
二、材料生產與刀具生產的脫節
受過去計劃經濟時代分工安排的影響,刀具材料生產由鋼鐵廠和硬質合金廠承擔,歸屬到冶金部,而刀具生產則由刀具企業具體承擔,歸屬到機械部。這種劃分直接影響到今天刀具材料生產與刀具生產的脫節。如過去生產高速鋼較多的東北某鋼廠,其為刀具行業提供的高速鋼盡管對刀具行業本身而言數量并不少,但對鋼廠本身來說,這部分產值只占總產值的一小部分,對其整體利潤的影響并不大,因此也就一直不受重視。然而,刀具對材料本身的要求是很高的,因此刀具行業又不斷向鋼鐵企業提出新的更嚴格的要求。一方面不斷提高要求,一方面則置若罔聞,雙方的脫節使得交流難以暢通,高速鋼質量不高成為刀具質量不能有效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基于此,原材料生產 與刀具生產之間的障礙必須打通。國外大型刀具企業集團都有自己的刀具材料生產力量。刀具材料的開發同時成為了刀具進步的有力、及時的支撐。
三、服務力量缺失
現代機床、現代刀具要求的是個性化解決方案的提供,需要專門的服務力量去了解用戶企業的需求,并向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這要求刀具企業不僅要熟悉自己的刀具產品的性能,更要熟悉用戶企業的加工工藝要求。國外一些先進的刀具企業,不僅能夠按照用戶企業的要求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甚至能夠先于用戶企業主動提供更先進的刀具,積極向用戶企業推廣,到用戶企業生產現場試刀,而且產品一旦出現問題都能夠及時提供成熟的售后服務。
由于標準刀具在國內長期居于統治地位,刀具企業與用戶企業之間只是簡單的買賣關系,有的甚至只是通過代理商,根本不需要“服務”——即便需要刀具工藝的改進,也多由用戶企業自己承擔。因此,絕大多數國內刀具企業基本上沒有服務力量。
服務力量的建設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一個過程。但我國的人才水平并不低,只要刀具企業意識到了服務力量建設的重要性并且真正下大力氣去做,這個難點是可以攻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