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中國軸承工業協會在中國最大的軸承產業集聚區遼寧瓦房店市召開六屆四次理事會,同時還舉辦了“瓦房店中國軸承之都軸承產業高峰論壇”。會議探討了在新的經濟環境下軸承產業如何轉變方式、...
日前,中國軸承工業協會在中國最大的軸承產業集聚區遼寧瓦房店市召開六屆四次理事會,同時還舉辦了“瓦房店中國軸承之都軸承產業高峰論壇”。會議探討了在新的經濟環境下軸承產業如何轉變方式、調整結構、提升品牌和創新發展等問題。來自工信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軸承工業協會的領導和專家學者以及全國軸承產業界的代表近200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還著重研討了瓦房店地區的軸承產業在國內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的現象。瓦房店作為歷史上的中國軸承工業搖籃,現代的中國軸承之都,近年來,圍繞把地區軸承產業發展為遼寧最大,中國第一,世界知名的奮斗目標,在政策扶植上,軟硬環境建設上,品牌意識的強化上以及產業的積聚力度上,都做了積極的努力和探索,使得整個地區的軸承產業得到跨躍式發展。到2010年末,瓦房店地區軸承主營業收入達到232億元,占全國同行業的18.2%,占世界同行業的7.65%。與此同時,瓦軸集團,大冶軸集團等企業,主要經濟指標每年都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長,光洋、遠東、金峰、東旭等后起軸承企業,更是出現超常規的發展態勢。專家們預計,到2015年,瓦房店地區的軸承主營業收入將達到550億元,銷售收入前30名的企業在當地同行業的銷售額比例將由現在的45%提高到80%以上。照此速度發展,5年后,瓦房店地區將形成千億元的軸承產業集群。
論壇上,大家還認為,像瓦房店這樣在國內軸承產業中處于領先地位的地區,要想承載中國軸承工業的希望,仍然面臨著巨大挑戰。
問題主要表現在,國內較發達的軸承生產地區,發展大都是靠增量來實現的,這就使一些達不到經濟規模,缺少技術支撐的小企業,擠占了優勢企業的資源和市場,造成了同質化的惡性競爭,地區的軸承總量雖然上來了,但核心競爭力卻沒有體現出來。另外,一些地區軸承產業的軟環境建設較差,創新能力不強,品牌影響力不夠。這些,都構成了我國軸承產業向高端發展的瓶頸。
在本次論壇上,專家學者普遍認為,我國雖然是軸承大國,但非軸承強國。這主要表現在行業生產集中度低,研發和創新能力低;高端軸承市場仍被歐洲、美國和日本等企業所壟斷,許多重要主機的配套軸承長期依賴進口。從產品結構和行業技術水平來看,我國離軸承強國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百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