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內信息統計顯示,我國目前在建氧化鋁產能超1000萬噸,到2025年3月投產的產能預計將達到600萬噸以上。而國內電解鋁受天花板政策限制不可能有新增產能出現。在此背景下期貨市場202501、202502、202503合約價卻達到5000元/噸以上,,背后邏輯值得大家警惕。
在不斷炒作氧化鋁短缺的背景下,真實的供需平衡又是如何的呢?據某網站統計數據,12月份全球(中國除外)的電解鋁產量為243萬噸,氧化鋁產量464萬噸,按每生產一噸電解鋁需要1.918噸氧化鋁計算,氧化鋁需求量為466萬噸,缺口2萬噸。預計12月份中國出口氧化鋁20萬噸,18萬噸流向非鋁行業,則總體供需平衡。
國內情況,從電解鋁企業得到信息,全年均沒有出現采購現貨困難現象,目前幾大電解鋁企業冬季庫存均已順利完成。我國電解鋁有產能天花板政策約束,而近幾年氧化鋁新增產能不斷,我國出現氧化鋁短缺可能性極小。除非存在有個別機構分析的那樣,由于今年上半年電解鋁利潤可觀,部分地區出現了已建成違規產能私下投產,或在產能轉移時出現兩邊投產的現象。
警惕此輪氧化鋁炒作對我國鋁產業的影響,我國電解鋁產量占世界產量50%,電解鋁行業全面虧損,將加速我國電解鋁產能向國外轉移。我國氧化鋁礦石高度依賴進口礦石,氧化鋁過度漲價將加速礦石產地國要求中國企業就地建設氧化鋁生產線的進程,危及中國氧化鋁產業。氧化鋁價格過度漲價,進一步配合國際鋁土礦漲價,危害中國鋁產業。
此外,經多個從業人員反映,下半年氧化鋁暴漲前,貿易商采購現貨的現象頻頻,但氧化鋁最終去向均不明確。再結合詢問氧化鋁加工電解鋁的信息在11月份再次大量出現,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咨詢人員均說有氧化鋁在手上可以實地看貨。這些信息值得大家警惕。
在歐美國家對中國鋁產品反壟斷調查頻發,中國鋁產品出口退稅政策全面取消的背景下,中國鋁產業需要得到更規范的維護,促進我國制造業的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