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是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上最具影響力的行業之一,2023 年產能占全球份額超 80%,光伏上市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超 1200 億元。
不過自2023年下半年開始,光伏行業進入新一輪調整期,2024年的光伏產業更是充滿坎坷曲折,這也應驗了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的評價——“冰火兩重天”。
今年以來,光伏制造產業鏈各環節供需失衡加劇,價格持續探底,行業出現大面積虧損,開工率不斷降低,項目被迫終止。光伏企業裁員、破產、退市、重組的現象,屢見不鮮,消極情緒籠罩著整個光伏市場。
然而,否極終會泰來,近期光伏行業多重積極信號接連釋放,市場或加速迎來周期拐點。
10月14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上海舉行防止行業“內卷式”惡性競爭專題座談會,被邀請的16家企業則幾乎都是行業頭部,數位龍頭企業董事長到場參會。
短短四天后,光伏行業協會便把這場座談會的成果落實為了具體行動。
10月18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通告——《光伏組件當前成本分析:低于成本投標中標涉嫌違法》,同時公布硅料、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的成本價。文中指出,當前一體化企業N型M10雙玻光伏組件含稅生產成本(不含運雜費)為0.68元/W。
那么,0.68元/W底價公布之后,光伏市場迎來了哪些新變化?
01光伏板塊開啟大反轉
春江水暖鴨先知,資本市場對于產業的風吹草動往往是最敏感的。
底價公布之后的一周,光伏板塊表現強勁。根據Wind數據,光伏指數(884045.WI)上周漲幅達到12.62%,總成交額超過3400億元;其在10月25日更是達到了6.95%的單日最大漲幅,成交金額接近840億元。
其中光伏設備行業指數(801735.SI)大漲超8%,光伏個股迎來漲停潮,大全能源、帝爾激光、海優新材等超50股漲停或漲超10%。北交所光伏板塊個股艾能聚連續第3日30%漲停,股價創歷史新高。
光伏細分BC電池概念更是飆升近10%,位居所有行業板塊漲幅之首,市值超1500億元的隆基綠能漲停,TCL中環、愛旭股份、通威股份也集體漲停。TOPCon電池、鈣鈦礦電池、HJT電池等板塊也均大漲,晶澳科技、寶馨科技、協鑫集成等批量漲停。
光伏板塊大爆發的背后,反映出了市場對于光伏行業更加積極的預期。在近期光伏行業頻傳供給側改革的積極信號后,市場預期供需格局有望逐步迎來邊際改善,資本對光伏行業的信心逐漸增強。
國金證券研指出,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光伏產業經歷了二三線企業退出、跨界企業退出和頭部企業整合后,落后產能正逐步被淘汰。目前,供給側洗牌已進入中后期,預計隨著終端需求的釋放,產業鏈盈利將逐步恢復。
另外,高層近日在調研時表示,要面向更多應用場景,加大政策引導,用好建筑物外立面特別是屋頂空間,進一步釋放光伏等新能源發展潛力。這也為光伏板塊的反轉起勢帶來了新的助攻。
02招標價格出現上漲
光伏苦低價久矣。
今年以來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價格均大幅下跌,根據 InfoLink 數據,截止10月16日,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價格跌幅分別為38%、50%、43%、29%。10月以來,市場需求依然未見起色,廠家競價策略越來越激進,國內招投標價格持續走低。
據《索比光伏網》消息,10月12日,華潤電力沂源西里150MW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光伏組件設備采購開標,共有14家企業參投標,投標單價0.5308元/W至0.7255元/W,均價為0.64元/W。
10月21日,該項目中標候選人公示。第一中標候選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單價0.612元/W,再次刷新目前組件采購的最低單價記錄;第二中標候選人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單價0.616元/W;第三中標候選人常州華耀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單價0.617元/W。最新消息顯示,該項目已由開出最低價的通威股份中標。
此外,據媒體統計,近期多次光伏集采的中標價都低于協會0.68元/W底線。例如,國華投資2024年第三批光伏組件設備集中采購公開招標中,前二中標候選企業的投標報價分別為0.662元/W和0.678元/W;在國家電投的招標中,包括協鑫、華耀光電、晶澳、一道新能等企業的部分標段中標價也均低于0.68元/W。
而低價競標的現象,在協會公布0.68元/W底線后,開始出現了變化,組件價格有望企穩反彈。
10月22日,中節能 2024年度光伏組件框架協議采購開標,該項目采購2.5GW的N型TOPCon 雙面組件,項目投標均價0.694元/W,報價范圍為0.675~0.722元/W,最低價不低于協會此前公布的最低投標價,且相比于9月中旬報價有一定幅度上漲。
值得關注的是,這13家企業中,11家企業平均單價不低于行業協會測算的0.68元/W成本價,逐漸趨于理性。即使從整體報價中扣除運費(0.5-2分/W),也有至少7家企業的組件出廠價高于0.68元/W。
與此同時,在協會穩價格信號釋放后,已有龍頭企業率先上調報價。
據數字新能源DNE調研,10月24日,天合光能宣布對其全系組件價格進行上調,漲價幅度為0.03元/瓦。除了天合光能之外,通威股份、隆基綠能、晶澳科技、正泰新能等光伏頭部企業亦在醞釀漲價,幅度為0.02-0.03元/瓦,但目前尚未實施。
據數字新能DNE同時表示,針對這一輪漲價,二三線組件廠商目前普遍持暫時觀望態度,維持現價不變,靜待龍頭廠商漲價措施落地后的市場反饋。
03外部環境出現變化
在國內光伏市場不斷釋放利好信號的同時,光伏海外市場也出現了積極的變化。
當地時間10月21日周一,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管理局發布公告,應路創電子公司Inc.(Lutron)要求,美國商務部正在啟動變更情況審查(CCRs),旨在評估是否可能部分撤銷對源自中國的晶體硅光伏電池(不論是否組裝成組件)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令。
該消息于周二午間流出,當天午后光伏板塊應聲大漲。
事實上,此次變更情況審查針對的只是某些小型、低瓦數、離網晶硅光伏(CSPV)電池(無論是否組裝成組件),具體包括晶體硅光伏電池、組件、層壓板和面板,以及建筑一體化材料等,一般用于戶外照明的小場景中,遠非我們常見的光伏電站、工商業或戶用光伏。
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雖然此次審查針對的是部分非主流產品,但是意味著美國對中國光伏組件產品關稅政策出現了松動,是中美關系緩和的征兆,后續不排除光伏產品豁免范圍進—步擴大的可能性。
事實上,美國政策的變動,不僅關乎美國市場的光伏產品進口,更可能影響全球光伏產業鏈的發展格局。而美國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打壓由來已久,不太可能會放松。
如果說到近期海外市場的利好消息,本月初美國商務部公布對來自東南亞四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晶體光伏電池(無論是否組裝成組件)的反補貼稅(CVD)調查的初步裁定可能能算一個。
這次初步裁定中,天合光能的泰國工廠稅率最低,僅0.14%;晶澳越南工廠、晶科馬來西亞工廠分別為2.85%、3.47%;隆基越南工廠為2.85%;而韓華馬來西亞工廠為14.72%,HT Solar Vietnam Limited Company等四家公司的稅率更是高達292.61%。
當時就有市場人士認為,對于中國企業而言,東南亞雙反調查中的反補貼稅率好于預期。不過對于同時開展的反傾銷調查仍不可掉以輕心;預計美國將于11月公布該案的初步調查結果,而反傾銷稅率的影響或將更為顯著。
04寫在最后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聲后,市場一度對其約束力、作用等產生質疑。不過,大多數光伏從業者均認可協會維護市場良性競爭的出發點。
也有光伏企業認為,光伏組件不得低于0.68元/W的成本價目前還是一個倡議,后續的遵守情況,以及如何處罰還有待確認,但仍不可否認,這已經是整個光伏行業避免惡性競爭的一個重要且直接有效的舉措。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專家組副主任呂錦標就表示:“協會的發文雖然沒有法律約束力,但至少是個引導。”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并非定價部門,但是作為行業重要的風向標,在其推動下,未來更多企業將會以0.68元/W作為參考進行投標,價格底線有望改善行業內卷式競爭的局面,推動光伏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這也或將為即將迎來最慘三季報的光伏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
-------
參考資料:
[1]中國光伏行業協會-2024年光伏行業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
[2]中誠信國際-光伏制造行業特別評論
[3]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1870344.html
[4]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24_10_21_752528.shtml
[5]https://www.yicai.com/news/102318955.html
[6]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1021/herald/a9430281de4235e45f4eff2c57e0b0c3.html
[7]https://mp.weixin.qq.com/s/pkKXpsqzu8An6CqrVc8O7A
[8]https://mp.weixin.qq.com/s/sOATIwoMoM2We_MEaDYIww
[9]https://mp.weixin.qq.com/s/ERJahD-KM-4SK6BPPf_5vg
[10]https://mp.weixin.qq.com/s/yQmAHWPbhsPFao2P7X_NQg
[11]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伏組件當前成本分析:低于成本投標中標涉嫌違法!
[12]https://www.infolink-group.com/energy-article/solar-topic-investigations-imposition-ad-cvd-cell-module-imports-from-southeast-asia
[13]20241026-方正證券-電力設備行業周報:光伏市場出清有望加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