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在鄭州舉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系列主題商丘專場新聞發布會。商丘市委書記李湘豫就商丘發展情況作主要介紹。商丘市委副書記、市長擺向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若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翁鐵軍,副市長高大立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商丘市委副書記、市長擺向陽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近年來,商丘市錨定“兩個確保”,持續實施“十大戰略”,堅持項目為王,推進產業倍增計劃、中心城區崛起計劃,推動產業發展提質增效。前三季度,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9.5%,高于全省(21.8%)7.7個百分點,其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56.7%,高于全省(7%)49.7個百分點。全市各類市場主體86萬戶,居全省第4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80家,居全省第3位。
優勢產業鏈延鏈 金剛石微粉年產量占全國90%
商丘全市6縣1市3區實現了“一縣一特色主導產業”,形成了串珠成鏈、聚鏈成群的發展新態勢。
比如,超硬材料產業鏈,德瑞壓機、佐能精工、業達峰首飾等項目建成投產,向上拓展了裝備制造,向下延伸到首飾加工、金剛石工具,使金剛石這個優勢產業更具優勢,現有2家主板上市企業,64家限額以上企業,相關聯企業128家,金剛石微粉年產量和出口分別占全國90%和85%以上,培育鉆石1000萬克拉、占全國60%以上。
關鍵產業鏈補齊。比如,制冷產業鏈,建成雪人制冷、阿斯貝拉壓縮機等項目,保溫材料引進航天集團氣凝膠,補齊了產業關鍵一環,集聚制冷關聯企業132家,產業規模達260億元,提高產業鏈競爭力。
重大產業鏈做強。培育陽光鋁業、神火新材等龍頭企業,建成雙零鋁箔、電池箔等新型材料,打造400億規模的鋁基新材料產業集群。商丘市的先進金屬材料、紡織服裝、復合肥加工等5條產業鏈入選河南最具競爭力產業鏈30強。
持續強化數智賦能 制鞋產業產能已達3.5億雙
商丘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論述,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方向,引導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變革。
三年來,累計完成技改投資300億元以上。其中,制鞋產業產能已達3.5億雙,與聯想集團合作生產的深慧視智能機器人制鞋生產線,實現了國產替代進口,每條線可為企業節約1000余萬改造成本;喬治白服飾通過智能化改造,實現大規模個性化柔性定制生產,獲評省級智能工廠、智能制造標桿企業;閩源鋼鐵投資80個億,完成2024年底全部淘汰1200噸及以下高爐和100噸及以下轉爐裝備,打造綠色化示范工程。
目前,商丘全市已創建國家、省智能制造優秀場景9個,省智能車間智能工廠67個,省級以上綠色工廠29家、省5G應用場景等試點示范項目20個,“上云”企業1.24萬家。
大力招引優質企業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較為完整
緊盯產業鏈頭部企業,持續推動整產業鏈、整產業園區、整產業集群招商,“鏈”就高質量發展“新磁場”。不到2年時間,迅速拉出一條從材料生產到整車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福田智藍新能源商用汽車獲得國家簽發的整車生產資質,形成12萬輛產能,引進新吉奧房車,高標準建設長三角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已簽約入駐汽車零部件企業14家,同時形成電池箔、涂炭箔、增程發動機到充電樁、鋰子電池,較為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下一步,商丘堅持項目為王、致力產業倍增,持續推進“五鏈”耦合,使產業支撐更加強勁,助力全市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