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鋁土礦市場在全球依然占據重要地位,中國排名第三,緊隨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盡管這三國共同掌控了市場60%-70%的份額,中國的鋁土礦儲量卻僅占全球的2%。儲量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廣西和貴州,但隨著國內生產減弱,進口依賴度不斷上升。2023年初,中國鋁土礦進口增長了6%,其中70%來自幾內亞,20%來自澳大利亞。短期內,因幾內亞政局動蕩、澳大利亞能源短缺以及中國的環保政策,鋁土礦價格出現了上漲。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幾內亞的雨季將對鋁土礦的發運量帶來一定影響,但在可預見的范圍內。
在氧化鋁市場方面,中國的產能占全球的一半,面臨明顯的產能過剩。盡管2023年初氧化鋁產生小幅增長,但增幅不大,礦端的波動導致價格上升。隨著三季度產能的復產或增產,供應情況有望改善。歷史上,氧化鋁價格因礦山治理、環保限產和能源成本上升而多次波動。盡管2023年價格上漲較為緩慢,但持續性較長,這主要由于下游電解鋁復產和礦端擾動的共同影響。
在電解鋁領域,中國的產能接近洪水紅線的4500萬噸,未來新增空間十分有限。國家的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對電解鋁新增產能進行了嚴格限制,因此,供應的緊張對鋁價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在2023年,電解鋁的產量增速較快,主要受云南復產和良好水電條件的推動。電解鋁的產能利用率已高達96%,但集中在山東、內蒙古、新疆和云南等地,水電成本帶給云南地區明顯的優勢。
電解鋁價格在過去幾年內多次攀升,受政策、能源危機和供應短缺的影響,2023年價格保持在2萬元以上,并預計將在短期內維持高位震蕩。電解鋁的消費需求主要來源于建筑、交通運輸和電子電力等領域,未來隨著新能源車、光伏等行業的發展,鋁的需求增速將顯著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港股鋁產業鏈的表現上,中國宏橋展現了全產業鏈布局的優勢,其鋁土礦主要來源于幾內亞,氧化鋁和電解鋁的產能相當可觀。公司在成本上具有明顯優勢,2023年上半年預計凈利潤同比大增220%。而中國鋁業憑借國企背景,廣泛的資源布局以及在新能源項目上的投資,未來的業績增長潛力同樣不容小覷。
02
中國鋁土礦依賴度持續上升,全球鋁土礦市場格局引發關注。數據顯示,中國在全球鋁消費中占據約60%的份額,成為無可爭議的市場主導者。鋁土礦作為鋁的唯一礦石來源,主要通過拜耳法進行生產。然而,中國的鋁土礦儲量僅占全球的2%,在產量上卻位列全球第三,僅次于幾內亞和澳大利亞,這三國的鋁土礦產量合計占全球的60%至70%。
從質量來看,幾內亞的鋁土礦質量較高,而澳大利亞的鋁土礦因其他成分含量較高,質量稍遜。中國的鋁土礦整體質量也不算理想,主要儲量分布在山西、河南、廣西和貴州。值得注意的是,國內鋁土礦產量在今年1至4月同比下降了20%,使得對進口鋁土礦的依賴程度顯著上升。今年前四個月,中國鋁土礦進口量同比增長6%,其中70%以上來自幾內亞,20%以上來自澳大利亞,顯示出對外依存度的逐步加深,預計2023年將有60%的鋁土礦依賴進口。
盡管鋁在地殼中的含量相對豐富,各國鋁土礦儲量也較為充足,長期供應應保持寬松狀態,但近期的短期擾動卻導致鋁土礦價格在過去兩年有所上漲。去年幾內亞的政變引發市場對鋁土礦生產的擔憂,而澳大利亞的天然氣短缺也影響了力拓在當地氧化鋁廠的交付。此外,國內礦山因環保和安全等因素出現停產或減產,盡管近期復產,但進展不及預期。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鋁土礦價格的上漲。
特別是在三季度,幾內亞即將進入雨季,可能會影響鋁土礦的發運量。盡管市場對這一季節性因素已有預期,預計影響在可控范圍內,但未來市場的供需平衡狀態仍需密切關注。
03氧化鋁與電解鋁市場動態解析
近年來,氧化鋁市場的發展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當前,中國氧化鋁產能依舊處于過剩狀態,全球貢獻更是逾50%。1到5月份,盡管受到礦端擾動影響,今年的氧化鋁產量小幅增長,然而與過去幾年的增長幅度相比,這一增幅顯得微不足道。短時間內,氧化鋁價格受到礦端環境影響,依然維持在高位。
回顧歷史,氧化鋁價格曾經歷多次劇烈波動。2016年和2017年,由于環保限產及內陸礦山治理,價格迅速攀升。2021年,全球能源成本飆升,再次推高氧化鋁價格。盡管2023年的價格上漲較為緩慢,但持續時間卻相對延長。
造成當前上漲的原因主要在于礦端問題,特別是國產礦的環保與安全影響,造成產量下降。而云南電解鋁產能的復產,進一步增加了對氧化鋁的需求。在短期內雖有下跌風險,但中長期氧化鋁依舊面臨增產預期,企業利潤刺激下或將加大產能擴張。總體來看,短期內氧化鋁價格可能保持在相對高位。
而電解鋁環節則展現出不同的市場特點。自從2017年供給側改革設定4500萬噸紅線后,中國電解鋁的產能已逼近這一紅線。根據最新數據,目前電解鋁的生產能力達到了4300萬噸,增量空間正逐步縮窄。
國家近期發布的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明確了電解鋁的產能置換政策。這一政策對于控制電解鋁的新增產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成為鋁價的有力支撐,并限制了價格的下行趨勢。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原鋁產量每年保持約4%的同比增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的復產和水電表現良好,使得電解鋁的月度增長顯著,電解鋁價格的攀升也激勵了企業的復產積極性。截至6月底,云南的復產工作基本已完成,這將對后續的鋁市場產生積極影響。
04
電解鋁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其產能轉移的趨勢特別引人注目。近期數據顯示,我國電解鋁的生產重心正逐漸北移至西南地區,尤其是云南。
如今,電解鋁的主要產區包括山東、內蒙古、新疆和云南,這四個區域的產量合計占全國總產量的70%,其中山東、新疆和內蒙古的貢獻尤為突出。近年來,云南憑借其豐富的水電資源逐漸嶄露頭角,成為電解鋁的新興基地。盡管水電成本較低,但云南的年產量仍受季節性波動影響,短期內尚未達到穩定的生產水平。
對比之下,山東、新疆和內蒙古則依賴豐富的煤炭資源,以火電為主要動力,保證了相對穩定的輸出。多家企業正試圖將部分產能從山東遷移至云南,以應對日益嚴格的碳中和政策,進一步豐富自身的新能源布局。今年,云南無疑成為產能增加的主要來源。
從數據來看,目前電解鋁的產能利用率飆升至96%,已接近滿負荷生產的紅線。更廣泛地看,全球電解鋁產量中,約70%集中在亞洲,中國的貢獻更是達到60%。東南亞各國,如印尼和印度,也紛紛布局電解鋁產業,印尼甚至積極推進產業鏈一體化建設,并在幾內亞推動新項目。目前,歐洲的電解鋁產量卻僅占全球總量的10%,顯示出其它地區的顯著差距。
不過,盡管海外電解鋁項目如火如荼,但現實卻是相當復雜。大多數新建項目仍處于遠期規劃階段,預計在未來幾年才能實現有效產能釋放。此外,基礎設施的欠缺和融資難題也為項目的進展增加了不確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電解鋁產業鏈的建設仍需時日,未來的發展充滿懸念與期待。
05
電解鋁市場正經歷著復雜的動態變化,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自2021年起,因受到能源危機和俄烏沖突的影響,歐洲采取了關閉部分電解鋁產能的措施。然而,自去年開始,隨著部分產能的逐步復產,歐洲的市場動態值得密切關注。
在供應方面,電解鋁庫存表現出一定的季節性特征。目前,中國市場的電解鋁庫存已處于較低水平,正處于去庫存的過程中。預計在二季度或七月份,可能會受到季節性波動的影響,但總體庫存仍在持續下降。
價格方面,電解鋁的走勢在今年表現強勁,價格穩定在每噸超過2萬元的水平。自2020年以來,鋁價經歷了幾輪波動。首次上漲發生在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推動因素包括國家提出的雙碳政策和成本上升,使價格逼近每噸25000元。之后,因發改委調控煤價,鋁價有所回落。
第二波上漲出現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受到歐洲能源危機的影響,電解鋁供給減少,價格隨之攀升。而在2022年中,海外加息及需求衰退預期導致鋁價大幅回落。
從2022年8月到去年3月,鋁價在區間震蕩中波動,歷經高溫限電和水資源緊縮的雙重影響,鋁價一度上升。春節過后,隨著需求回落,鋁價再次下滑。
自2023年3月以來,鋁價持續震蕩向上,受到水電鋁增產和復產常態化的影響,價格波動加大。目前電解鋁價格已在每噸22000到20100元的區間,維持在歷史較高水平,預計在短期內將以穩中帶動的姿態運行。
06鋁需求趨勢與港股分析深度解讀
鋁的消費需求正在經歷顯著轉變。根據安泰科的數據,中國電解鋁的消費結構中,建筑與結構材料占到了約34%,而交通運輸、電子電力和耐用消費品分別占13%、17%和11%。然而,未來的趨勢顯示,建筑材料的占比預計將從今年的34%降至31.5%。新興領域中的特別是新能源車,預計會推動鋁需求增速達到令人矚目的30%至40%。
光伏產業的鋁需求也在快速增長,電池對鋁箔的需求量不斷攀升,這些新興市場的崛起將對鋁的需求形成重要支撐。雖然房地產方面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以應對市場疲軟,但預期兩年后,若房地產需求穩定,加上新興業務的推動,鋁市場將迎來樂觀前景。而供應端的限制則為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鋁出口出現回升,主要歸因于去年低基數的影響。由于2022年歐洲沖突,我國鋁出口需求有所上升,2023年在去年基數較低的基礎上,恢復態勢明顯。數據顯示,從1到5月,鋁消費表現優異,整體消費量同比增長5%。盡管地產需求疲軟,但從整體消費來看,鋁的增長趨勢仍然可期。在汽車用鋁需求方面,預期也將持續增長,盡管可能受到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光伏領域在受到美國政策和東南亞訂單減少的威脅下,長遠潛力仍然值得期待。
在市場焦點中,中國宏橋和中國鋁業這兩家港股鋁產業鏈龍頭企業備受關注。中國宏橋在上下游均有全面布局,包括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和鋁加工等。其鋁土礦年產能約為5000萬噸,氧化鋁年產能接近2000萬噸。鋁土礦與氧化鋁的生產比例大致為2.4:1,完全能夠支持自有生產需求。同時,公司的電解鋁年產能約600萬噸,氧化鋁到電解鋁的轉化比例為1.9:1,有效滿足鋁的生產需求。
07
鋁產業鏈迎來高景氣,市場熱度持續上升。自2019年起,一家公司在云南轉移紅茶產能,并積極向新能源領域布局,展示出強勁的市場表現。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這家公司不僅擁有一體化的鋁產業鏈,還在山東布局了電解鋁產能,并擁有自己的電廠,較其他火電廠具備顯著的成本優勢。同時,借助云南的低成本水電,該公司進一步優化了生產結構。
資本市場上,該公司同樣活躍。歷年來保持高分紅比率,近幾年更是超過45%。近期,大股東增持頻繁,同時發布中期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將達到95億元,增幅高達220%。
得益于氧化鋁和電解鋁價格的上漲,加之下游鋁加工環節的布局,該公司正在享受原材料成本下降帶來的紅利。今年,煤炭和陽極碳塊的采購成本同比下降,進一步推動了利潤增長。伴隨著鋁產業的高景氣狀態,公司在量上也實現了一定的提升,主要收益來自電解鋁及鋁合金業務。
作為國企的中國鋁業,憑借一體化優勢在國內外鋁土礦資源上占據領先地位,氧化鋁產量超過2000萬噸,穩居行業第一;電解鋁年產量679萬噸,依然保持行業翹楚地位。公司在2022年控股云鋁股份,進一步填補了綠電短板。
展望未來,公司還有多個新項目即將落地,包括廣西200萬噸氧化鋁項目、青海50萬噸電解鋁項目及內蒙古42萬噸鋅合金材料項目,為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同時,公司收入和稅前利潤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原鋁板塊的貢獻持續上升,貿易板塊則有所回落。今年,鋁產業鏈的高景氣狀態將繼續為公司帶來機遇,這無疑是市場投資者關注的重點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