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材料之王”“終極半導體”的超硬材料,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基石。
目前,全球95%以上的超硬材料產自中國,而其中80%以上產自河南。因此,社會上流傳著“世界超硬材料看中國,中國超硬材料看河南”的說法。
鄭州磨具磨料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磨所)自1958年成立以來,成功研制出人造金剛石、立方氮化硼、人造金剛石聚晶、立方氮化硼聚晶,以及系列填補國內空白的超硬材料制品及行業專用生產和檢測設備儀器,為行業和相關應用領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為推動中國及河南超硬材料新發展,2023年12月,由河南省新材料投資集團、國機精工共同出資,組建國機金剛石(河南)有限公司,助力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推動超硬材料產業優勢再造
河南省組建國機金剛石公司
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先導和基石,也是高科技競爭的關鍵領域。
三磨所成立以來,承擔了大量國家、省(部)、市級科研項目,先后取得各類科研成果1450余項,獲得國家、省(部)級各類科技獎項170余項。
60多年來,三磨所用一系列“高、精、尖、專”超硬材料制品及專用設備,填補著國內行業的空白,也推動著我國超硬材料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漸強。尤其是由三磨所生產的高精密超硬材料磨具產量位居全國第一。
由三磨所研究開發的“高精度超薄超硬材料磨具成套制造技術”“汽車關鍵零件加工用高效陶瓷CBN磨具”“硅片減薄砂輪”“CNC多軸聯動用砂輪”等高技術產品,改變了我國高檔精密超硬材料制品主要依靠進口的局面,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其針對電子信息、汽車、航空航天、國防軍工、家用電器、光伏、LED、風能等行業研究開發出的一系列“高、精、尖、專”超硬材料制品,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
在三磨所的帶領下,河南超硬材料產業快速崛起,產業迅速從鄭州擴展到南陽、許昌、商丘、焦作等地,并出現了許多細分領域的產品和代表企業。
現如今,作為超硬材料產業兩大主力的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河南的產量分別占全國的80%和95%。
“為加快超硬材料產業補鏈強鏈延鏈,推動產業優勢再造,2023年12月,河南新材料產業投資集團、國機精工共同出資組建國機金剛石(河南)有限公司,整合行業上下游資源,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機金剛石(河南)有限公司科技發展部部長孫冠男說。
六個方面賦能產業發展
助力河南打造全球最大的超硬材料研發生產基地
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河南省高度重視超硬材料產業發展,并把其列為河南省重點打造的28條產業鏈之一。
為推動超硬材料產業發展,近年來,河南陸續出臺《河南省加快材料產業優勢再造換道領跑行動計劃(2022—2025年)》《河南省培育壯大超硬材料產業鏈行動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大力支持超硬材料行業傳統業務轉型升級、發展未來產業,鼓勵超硬材料企業鞏固現有優勢,前瞻性布局新技術,打造新優勢。
在產業規劃方面,重點發展5G、芯片制造、油氣鉆探等領域用超硬材料及制品和關鍵裝備,加速納米聚晶金剛石、功能金剛石等革命性材料的技術攻關,擴大在珠寶首飾、電子信息、污水處理、生物醫藥及器械等領域的應用,以鄭州、許昌、商丘、漯河、南陽、信陽為支點打造全球最大的超硬材料研發生產基地。
結合以上發展目標,國機金剛石將從6個方面賦能產業升級。
第一,持續對金剛石關鍵原輔料進行研發突破,推動材料降本提質,促進其在更多領域推廣應用。
第二,圍繞金剛石產業高效、精密、綠色化、智能化發展需求,開展新型裝備、智能化裝備的研發,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關鍵裝備支撐。
第三,金剛石的功能化應用已成為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然方向。未來,國機金剛石將聚力推進金剛石在光學、熱學、電學等方面的產業化技術攻關,實現產業化應用。
第四,提升超硬材料結構化應用水平。我國超硬材料制品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在高端產品方面相比國外同類產品,還有一定差距。因此,國機金剛石還將繼續致力于提升金剛石的結構化應用水平,發揮自身優勢,推動產業鏈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第五,充分發揮重點實驗室、標委會、國檢中心、行業協會、創新聯合體等資源優勢,進一步健全行業公共技術服務體系,改善行業發展中資源分散的局面,特別是團結全行業加強標準建立,掌控話語權。
第六,搶抓消費類培育鉆石產業風口,利用現有培育鉆石品牌,加大技術創新與市場開拓力度,推動生產制造與展示交易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