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發展“新質生產力”正成為我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今年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服務中國科技創新的戰略性平臺,科創板與新質生產力具有天然產業聯系。為調研科創板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成果,財聯社、《科創板日報》聯合打造“科創板新質生產力專題調研”欄目。“科創板新質生產力專題調研”欄目第五篇聚焦高端裝備制造行業。
《科創板日報》3月12日訊(記者 曾樂)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強國之基,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落實制造強國戰略、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不斷輸出先進生產力,以“新”賦能千行百業,推動我國工業制造向“新”發力。
截至目前,科創板高端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已超過120家,總市值超1萬億元,涵蓋航空航天、新能源車、工業機器人、工業母機、激光加工等多個重要產業鏈及生產環節,匯聚了各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隱形冠軍”,先進制造業集群初步顯現。
《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近期,上交所專項工作組走訪調研了一批高端裝備制造業代表公司。多家公司表示,近幾年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正不斷擺脫進口依賴,加快引領全球市場,公司將堅持自主可控路線,扎實推進新技術、新產品研發,積極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研發創新筑牢發展根基 工業母機堅持高端化發展
高端裝備制造業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其發展離不開高新技術引領。研發創新是推動制造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壯大、工業持續轉型升級的源動力。
科創板高端裝備制造業公司研發投入繼續保持高位。2023年前三季度,行業公司研發支出合計164.47億元,同比增長16.60%,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7.89%。研發創新帶動業績增長,數控機床、激光器、智能檢測等細分行業經營穩健,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0%、8%、4%。
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的推動下,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取得一系列重要技術突破。如:2023年6月,時代電氣為全國首個萬噸級新能源制氫項目提供IGBT制氫電源,可以使規模化制氫對電網更加友好,系統綜合轉化效率更高,對國內制氫電源的技術發展具有引領示范作用;同年11月,中航無人機自主研制的國產“翼龍-2”亮相,并進行了飛行表演,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國產“翼龍”系列無人機產品已形成譜系化。
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生產工具的創新突破,工業母機作為制造業的基礎裝備,是國家工業化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撐。工業母機行業企業肩負推動高端化、國產化發展的使命,專注技術突破與自主可控,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的同時,為下游制造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輸出更強動力。
其中,科德數控專注于高端數控機床、高檔數控系統、關鍵功能部件的研發與制造,該公司加大數控機床研發創新力度,不斷推升我國先進制造水平。通過多年的技術攻關和積累,其構建起國內高檔數控產業領域內完整的技術鏈和產業鏈。2023年,該公司針對航空發動機領域研發設計完成了高動態、高剛度整體葉盤高效加工中心-KTBM 1200六軸五聯動葉盤加工中心,助力航空產業高速、高質量發展。該公司深耕業務,持續推進國產化進程,近年來業績穩步增長,2023年實現營收4.52億元,同比增長43.4%,凈利潤破億,同比增長68.9%,增速上取得進一步提升。
▍創新裝備助力智能駕駛提速 工業機器人技術屢現突破
智能駕駛是新質生產力賦能交通運輸行業、助力交通強國的重要路徑之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積極擁抱5G、人工智能技術浪潮,深度融合將新的數字化技術,推動產業加快駛入“智駕時代”。
機器視覺平臺型企業天準科技自主研發了域控制器的底層基礎軟硬件和中間件,為行業提供整個底層系統、傳感器系統和應用軟件集成開發環境和量產產品。同時,該公司與頭部AI芯片公司地平線建立深度戰略合作,推動新能源車加速增“智”。該公司研發效率的提質增效,帶動業績加速兌現,2023年公司凈利潤錄得2.15億元,同比增長41.58%,再創上市后新高。
在新能源汽車應用領域,“光子領域專家”炬光科技憑借在光電行業上游核心半導體激光器元器件和微納光學元器件方面的技術優勢,設計和開發中游激光雷達發射模組,打造更強“千里眼”。
機器人是人工智能技術與制造業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領域,工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在推動制造業生產力水平躍升、推動加快工業新質生產力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工業機器人的產業鏈中,減速器是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綠的諧波在國內率先實現了精密諧波減速器的技術突破,打破了國際品牌的技術壟斷,在國內精密諧波減速市場占有率超60%,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2023年,該公司發布AGP自適應打磨工具和數控轉臺兩款新品,數控轉臺產品實現了全球首創高性能轉臺減速器與高功率密度電機一體化融合。
▍走好新質生產力“出海”之路 強化“一帶一路”動力引擎
近年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企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探索出一條成功的“出海”之路。
中國通號作為全球領先的軌道交通控制系統提供商,從海外援建第一條鐵路坦贊鐵路到成功實現肯尼亞蒙內鐵路商業運營,從中老鐵路高速運營到印尼雅萬高鐵、匈塞鐵路的全面建設,將我國成熟的軌道交通控制技術不斷推向海外,運用先進的數字化、信息化技術賦能亞、歐、非、拉美等地的二十多個國家,為當地交通出行貢獻中國技術、提供了中國產品、展示了中國標準。
中控技術憑借領先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工業軟件及海外市場解決方案技術和產品質量,持續部署東南亞、中東、非洲、歐亞等海外市場。
該公司積極尋求人工智能技術與產品的深度融合,助力企業提高生產制造水平、提升管理運營效能,同時推動石油石化、糧油食品、紙業等行業朝著高端化、綠色化、安全化、高效化的方向加快升級步伐。憑借在集散控制系統(DCS)、安全儀表系統(SIS)等領域的核心競爭優勢,該公司2023年營收利潤雙增長,增幅均超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