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曾經以強大的芯片制造業一度統治半個科技世界,但在后來的芯片戰爭中不幸落敗,其在全球芯片制造市場的份額從50%銳減至目前的10%左右。
時過境遷,在新一輪的芯片制造業洗牌中,日本似乎又看到了崛起的希望。越來越多的芯片公司開始計劃在日本擴張,尤其是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廠商。
據統計,過去兩年中至少有9家臺灣芯片公司在日本設立了工廠或計劃擴大業務。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臺積電及無晶圓廠芯片制造商世芯科技等,據業內人士稱,日元疲軟是促成這一轉移的一大原因。
這也給了日本芯片業極大的信心。AIchip Japan總經理Hiroyuki Furuzono表示,預計日本半導體市場將進入增長期,該公司正在利用日本的發展機會,并已經參與了幾個前景不錯的項目。
重建行業的雄心
本周六,臺積電將為其位于日本九州島的第一家工廠舉行開業儀式。這與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陷入困境的工廠形成了鮮明對比,后者因為遲遲未到的財政補貼和稀缺的建設人才而一直無法投入生產。
而美國在芯片政策上的滯后及勞工文化差異性,似乎也在不斷打擊臺積電等亞洲制造商的落地積極性。就在不久前,臺積電宣布計劃在日本建設第二家晶圓廠,卻對在美國的進一步擴張避而不談。
與之相反的是,臺積電曾公開表示日本勤奮的工作文化,加上政府的慷慨程度使得臺積電更容易在日本生存并茁壯成長。而這一觀點顯然被越來越多的亞洲半導體制造商所接受。
White Oak Capital投資總監Nori Chiou指出,半導體強國的核心力量不僅在于領先企業,還在于強大的生態系統。而日本政府積極主動的支持、大量補貼以及減少干預的舉動,使其從全球國家中脫穎而出。
但是也有行業人士表示,重振日本芯片雄風仍存在一個關鍵問題:人才不足。丸紅貿易公司的研究主管Takamoto Suzuki認為日本可能沒有足夠的年輕科學產業工人來滿足需求。
數據則顯示,在過去大約二十年中,日本芯片相關行業的工人數量減少了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