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季節輪換,美國冬季的來臨使得天氣炒作逐步拉開帷幕。嚴寒的天氣必然會增加市場上取暖油的消費,進而左右原油價格。因此,筆者試圖通過對取暖油供求狀況和歷年價格的比較來分析天氣炒作對原油價...
季節輪換,美國冬季的來臨使得天氣炒作逐步拉開帷幕。嚴寒的天氣必然會增加市場上取暖油的消費,進而左右原油價格。因此,筆者試圖通過對取暖油供求狀況和歷年價格的比較來分析天氣炒作對原油價格的作用程度。 第一,今冬美國是否有能力供應足量的取暖油?取暖油能否滿足市場需求主要取決于兩個條件:一為美國是否有充足的可供煉制的原油,二為煉廠是否有能力把原油 加工成取暖油,即煉廠的產能利用率問題。先看原油供應問題。美國能源署在10月份的《近期能源展望》中將第四季度石油日需求由前一月的預期值下調87萬 桶,約4%,即美國第四季度日需求為2042萬桶,較去年同期下降2.6%;與此同時,美國的原油庫存卻保持穩步增長,截至上周三,商業庫存達3.22億 桶,遠高于2.87億桶的近五年平均水平,更不用提隨時可投放市場的6.85億桶的戰略儲備,充足的原油供應是煉制足量取暖油的基礎。接下來看煉廠的冶煉 能力。八九月份的兩次五級颶風曾使美國煉廠產能處于全面癱瘓的境地,經過一個月多的產能重建,目前煉廠的產能利用率達87.8%,基本恢復正常。影響煉廠 開工率的因素無外乎罷工等內因和自然天氣這一外因,從市場反映來看,罷工等內因對煉廠的影響范圍小且持續時間短,最多只影響一兩天的行情;而颶風季節接近 尾聲,對煉廠開工率的影響已是相當有限。這意味著將有越來越多的煉廠投入生產,煉廠產能利用率的進一步提高將使更多的取暖油投放市場,因此,筆者認為,至 少在第四季度,美國完全有能力滿足取暖油的需求,嚴寒天氣僅是市場人士進行的季節性炒作,不能改變原油的基本面。 第二,取暖油價格對原油影響幾何?既然筆者承認嚴寒天氣能夠成就市場炒作,那么,這種炒作無疑將通過取暖油價格的變化體現出來進而反映到原油價格上。基于 此推理,筆者利用1997年1月2日到2005年10月25日共計2205個工作日的紐約港取暖油日FOB價格分別和WTI原油日期貨價格以及庫什WTI 原油日FOB價格(總計4410個樣本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取暖油現貨價格和原油期貨價格具有更高的相關度,相關系數達98.07%,而取暖 油現貨價格和原油現貨價格的相關系數僅為66.81%。這說明:原油期貨因其價格發現功能,對成品油現貨市場的供求狀況反映更為敏感。因此,筆者大膽推 斷,只要確定冬季取暖油的價格彈性即可估算出原油期貨價格的波動區間。為達到這一目的,本文進而對1997年到2005年32個冬季月份(即每年11月份 到來年2月份)的取暖油月價格彈性進行比較,結果發現:除1999-2000年、2002-2003年和2004-2005年冬季取暖油價格彈性曾超過 10%外,其余29個月份的價格均在10%以內波動,暖冬年度甚至不足5%。也就是說,如果今年美國東北部天氣極度嚴寒,取暖油價格才有上浮10%以上的 可能性。按照目前的原油期貨價格測算,原油將在67美元下方寬幅振蕩。 綜上所述,天氣的嚴寒程度將直接通過取暖油價格的變化反映到原油期貨市場上來,67美元暫且可以作為天氣炒作程度的一個分水嶺。結合美國第四季度原油和取 暖油的供給狀況,筆者認為原油期貨在60-67美元之間寬幅振蕩的可能性較大。如果在此期間天氣不如預期的寒冷,那么不排除原油價格重心繼續下移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