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NO Research產業資訊,日本半導體材料加工設備廠商高鳥株式會社(Takatori,以下簡稱為“高鳥”)近日推出了一款用于切割功率半導體方向碳化硅(SiC)晶圓的新型切割設備。該設備不僅支持切割當下主流的直徑為6吋(約15厘米)的晶圓,還可用于切割10吋晶圓(約25厘米),可顯著提升半導體芯片的生產效率。
新型多線切割設備可切割直徑為10吋的晶圓
與硅基功率半導體相比,碳化硅材料功耗更低,預計在電動汽車(EV)等方向的需求有望進一步增長。晶圓尺寸越大,可以切割出的芯片數量就越多,因此晶圓廠家紛紛致力于向大尺寸晶圓“邁進”,如今已經從6吋向8吋(為6吋的1.8倍)過渡。
在碳化硅生產流程中,碳化硅襯底制備是最核心環節,技術壁壘高,難點主要在于晶體生長和切割。單晶生長后,將生長出的晶體切成片狀,由于碳化硅的莫氏硬度為9.2,僅次于金剛石,屬于高硬脆性材料,因此切割過程耗時久,易裂片。實現切割損耗小、并且切割出厚度均勻、翹曲度小的高質量SiC晶片是目前面臨的重要技術難點。
20 世紀 80 年代以前,高硬脆材料一般采用涂有金剛石微粉的內圓鋸進行切割。由于內圓鋸切割的切縫大、材料損耗多,且對高硬脆材料的切割尺寸有限制,從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開始,切縫窄、切割厚度均勻且翹曲度較低的線鋸切割方式逐步發展起來。線鋸切割以鋼線做刃具,主要分為游離磨料(砂漿線切割)和固結磨料切割(金剛石線鋸切割技術)兩類。
目前,碳化硅晶棒的切割技術有:金剛石線切割(固結磨料線鋸切割)、砂漿線切割(游離磨料線鋸切割)、激光切割。線鋸切割技術成熟,是主流切割技術。
高鳥家為砂漿線切割工藝,此次研發的多線切割設備(Multi Wire Saw)可以從直徑為10吋的硅棒(Ingot)上同時切割出多片晶圓。據悉,高鳥已經獲得了部分海外客戶的大額訂單。
“我們此次研發的新款設備具備可擴展功能,可滿足客戶更多需求,如零部件的自動更換等”(高鳥松田武晴社長),以此提升客戶工廠的“少人化”效率、減少產生人為操作失誤。
此外,高鳥還研發了一款名為“GLAPPING-SiC”的集研磨、拋光于一體綜合型設備。該設備采用高強度框架結構,占用空間小、且可支持8吋晶圓,同時可自動更換磨石輪(Wheel)等零部件。高鳥計劃2023年12月開始銷售該設備,目標是到2026年累計銷售200臺。
高鳥總部工廠位于日本奈良縣橿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