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的通知?!度舾纱胧穱@“促進內外貿規則制度銜接融合”“促進內外貿市場渠道對接”“優化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環境”“加快重點領域內外貿融合發展”“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五大方面提出18條工作措施。
????“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是水到渠成,也是大勢所趨。從微觀看,內外貿涵蓋企業的全部經濟活動,是我國企業走向市場的兩條路徑,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意味著引導企業‘兩條腿走路’。從宏觀看,內外貿不僅關系中國大市場,還涉及全球市場,是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焙D洗髮W“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梁海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我國一直重視內外貿一體化發展。2022年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意見》;2023年5月份,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部際工作機制第二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要求各成員單位做好推動內外貿制度規則銜接等工作。
????各地方亦紛紛跟進,例如山東省印發了《關于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持續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若干措施》,青海省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實施意見》。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宋思源對記者表示:“實現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是我國多年來一直在推動的重點工作,是提升我國企業國際化水平、有效對接全球經貿規則、把握國際市場的重要舉措。”
????另據商務部披露,我國內外貿市場規模不斷壯大,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即便如此,當前我國內貿和外貿仍然面臨挑戰。多位受訪人士對記者表示,海外市場收縮、國內國際市場標準與監管銜接欠佳等都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帶來壓力。
????宋思源表示:“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恰恰是用來打通上述堵點的。它強調對標國際先進標準,實現內外貿產品同線同標同質,推動企業更好適應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發展需求。這意味著,內貿企業要逐漸適應海外市場需求,有效拓展國際市場,而傳統外貿企業應重視國內市場的拓展,提升內銷市場占比?!?/p>
????多地企業已積極行動起來。2023年12月1日,浙江省商務廳公示全省第六批內外貿一體化“領跑者”企業,83家企業榜上有名。11月20日,重慶市商務委員會公布了內外貿一體化“排頭兵”企業名單,當地52家企業在列。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羅啼明表示:“企業應抓住政策紅利,拋棄單純依賴出口或內銷的舊邏輯,同時拓展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用“內外無別”的標準調整生產線,積極實現從傳統貼牌代工到新品牌創立推廣的轉變。”
????此外,作為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關鍵環節,資金融通也備受關注。
????“當下金融與內外貿企業之間的堵點,不在于金融機構放款意愿缺乏或企業資金需求少,而在于雙方尚不能建立高效順暢的服務與合作機制。中小貿易企業缺少傳統固定資產,對基于固定資產進行最后一道風控的傳統金融機構來說,他們難以給出足夠支持。”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特聘研究員仇文旭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對此,《若干措施》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國家產融合作平臺,強化金融機構對內外貿企業的服務能力。在依法合規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依托應收賬款、存貨、倉單、訂單、保單等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推廣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政策。擴大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范圍。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支付機構和銀行為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提供外匯結算服務”。
????“這就要求金融機構繼續深化改革、優化結構、回歸本源、專注主業,將服務內外貿發展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著力點?!绷_啼明表示。
????仇文旭則進一步表示,金融機構要服務中小型企業,脫虛向實,以數字科技賦能產業金融,借助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與設施,降低企業生產、流通環節與金融機構的信息不對稱,以新的風控解決方案服務內外貿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