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Mate60系列未發先售一片火熱之際,蘋果秋季發布會將于本周三(北京時間9月13日凌晨1點)如期而至,屆時各界期待已久的iPhone15系列等新品懸念將揭曉,華為與蘋果的正面交鋒也將正式開啟。
記者采訪獲悉,當前A股蘋果產業鏈企業正加速招工增產,有上市公司工廠總人數已從年初的10萬人增加到目前的14萬人。另外,目前富士康鄭州、深圳、成都等多地均在加緊招聘蘋果手機、手表等相關普工,時薪最高達32元。
蘋果發布會前瞻
據悉,蘋果計劃在此次發布會上推出四款新機,預計分別是iPhone 15、iPhone 15 Plus,以及Pro系列的iPhone 15 Pro以及iPhone 15 Pro Max。
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預測指出,標準版iPhone15是首款采用堆疊圖像傳感器(CIS)的手機,到今年年底前,蘋果公司應該都不會發售新款MacBook(配備M3系列處理器)機型。
價格方面,目前業內多數預測均指向iPhone15 Pro系列將再次漲價。Forbes預測iPhone 15 ProMax的入門容量機型價格可能高達1299美元,對比前一代上升了200美元。海通國際科技研究的分析師Jeff Pu也認為,Pro Max機型將漲價。
出貨量方面,集邦咨詢預計,iPhone15新機全系列產出約8000萬支,相較去年同期增長近6%。然而,市場景氣不佳,加上華為的強勢回歸,可能將沖擊今年iPhone整體銷量,因此預估iPhone全年生產總數約落在2.2億至2.25億部,同比減少約5%。
除iPhone 15系列外,業界推測蘋果還將推出新款Apple Watch手表,包括Apple WatchSeries 9和第二代Apple Watch Ultra。
產業鏈加速招工增產
蘋果新品即將發布之際,蘋果產業鏈企業也正加緊招工增產。
“最近我們一直在招人,目前公司工廠總人數已經從年初的10萬人增加到現在的14萬人了,產能也在持續增加。”近日,某“果鏈”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
另外,記者注意到,近日,蘋果中國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鄭州、深圳、成都等多地也正加緊高價招工。
9月8日,富士康最新發布鄭州工廠招工信息顯示,富士康鄭州iPEBG事業群招工,該事業群主要負責蘋果手機零配件生產等,薪資待遇23.5元/小時。
與此同時,富士康深圳龍華、觀瀾廠區亦同步發布招工信息稱,iPEBG事業群招聘普工,入職獎金6480元,包括入職獎6000元,在職至少滿4個月,旺季結束一次性發放,獎金發放時需在職,另外新人入職再獎480元/人,分三個月發,工作內容主要負責手機前后面板等零配件生產。
此外,成都富士康多個事業群也正加緊招工,并給出了最高32元的時薪,工作內容涉及生產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的觸摸屏和顯示模組,以及手機面板玻璃、觸控發傳感器和液晶顯示器模塊等。
對于招工,藍思科技近日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下半年是用工旺季,相關成本可能會相對略增長,但是對比去年同期還是會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公司對總體用工成本控制有信心。
產業鏈如何看待蘋果新品上市?
往年,蘋果秋季新品發布,一般與華為秋季旗艦新品發布同頻,但今年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華為未召開發布會,直接提前半個月開售秋季旗艦新品Mate60Pro等,且市場銷售火熱,受此影響,蘋果近日股價呈現走低態勢。
那么“果鏈”企業如何看待蘋果iPhone15系列等新品上市?
對此,8月29日,立訊精密表示,目前公司與現有客戶合作均正常開展,各項業務正有序依照工作計劃正常推進,從過去半年的市場來看,立訊精密所服務的核心頭部品牌客戶的表現還是比較堅挺的,特別是核心產品。從持續與一線的市場、客戶溝通的經營者角度,綜合海內外上半年的情況,相信頭部客戶在下半年新品上市的階段中,各產品品類均會保持較理想的表現,市場銷售數量同比預計持平,甚至可能有 5%的增長規模,相較上半年,下半年的增長更加有信心。
“公司同時是蘋果、華為的供應商,所以華為Mate60系列銷售火熱,對公司并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哪怕蘋果新品銷量受到沖擊,華為銷量增長也會填補這部分空缺,無非是‘左右手’的問題?!眹鴥饶矨股“果鏈”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領益智造9月6日表示,公司聚焦和鞏固消費電子業務優勢,精密功能件、結構件、模組等核心業務保持平穩增長,在大客戶端份額保持穩中有升,產品線不斷豐富,新一代產品料號數量持續增長,同時探索 XR、機器人、服務器等終端領域的硬件業務發展。
上半年八成“果鏈”盈利
隨著半年報的披露完畢,上半年A股“果鏈”成績單也已出爐。
記者統計發現,東方財富Choice終端歸集的118只蘋果概念股中,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實現正增長的企業有46家,占比近四成,其中華軟科技、藍思科技、領益智造、田中精機、賽騰股份、得潤電子、飛榮達等10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00%以上,凈利潤同比增長50%以上者有23家。
另外,從營收角度看,上半年A股“果鏈”企業中,營收實現同比正增長的企業有51家。而從盈利角度來看,上半年“果鏈”企業中有96家上市公司實現了正向盈利,占比81%。
從業務結構來看,上半年“果鏈”企業消費電子相關業務發展相對穩健,但新能源汽車等新業務正呈現高速發展態勢。
以藍思科技為例,該公司今年1~6月期間共實現營收201.77億元,同比增長5.18%,凈利潤5.54億元,同比增長281.90%,扣非凈利潤4.53億元,同比增長192.19%。
其中,上半年藍思科技智能手機與電腦類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34%,主要由于相關市場需求穩定;新能源汽車及智能座艙類業務營收同比增長54.98%,公司稱主要由于公司長期向新能源汽車行業投入資源,不斷深化與國內外新能源及傳統豪華汽車品牌的合作關系,并且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相關產品訂單與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去年公司新能源汽車相關業務營收占比8%,截至今年上半年該業務營收占比已達11.31%,預計全年占比仍將提升,消費電子產業鏈企業拓展汽車電子業務有著天然的優勢。”藍思科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立訊精密也類似,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979.71億元,同比增長19.53%,凈利潤43.56億元,同比增長15.11%,其中,消費性電子產品營收同比增長18.46%,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營收同比增長51.89%。立訊精密表示,在電動化、智能化大浪潮下,公司汽車零部件業務持續呈爆發式增長。
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智能終端出貨量下降的不利影響,長盈精密2023 年上半年消費電子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42.11 億元,同比下降 25%。但新能源業務依然保持較快增長,營收同比增長 31.95%至13.84 億元,占公司整體營收比例提升至 23.42%,長盈精密稱,公司業務結構調整進一步深化。
從今年全球市場看,Canalys數據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降10%,達2.58億部,市場衰退有所放緩,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別是三星、蘋果、小米、OPPO與傳音,分別占據了21%、17%、13%、10%、9%的市場份額。
“盡管近幾年整個消費電子行業消費疲軟,但整體都在往年基本規模上小幅波動,未來也仍將保持上下浮動的發展趨勢,市場不會出現太大變動。”藍思科技負責人表示,整體看,國內手機需求總體仍在底部企穩盤整階段。
聞泰科技也表示,展望下半年,公司產品集成業務(含智能終端的研發和制造)有望從底部逐步回升。